報複行為英文解釋翻譯、報複行為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vindictive action
相關詞條:
1.retaliatoryact 2.actofreprisals
例句:
- 最可原諒的一類報複是針對那些沒有法律懲治的罪行而施行的報複,但此時報複者須當心,得讓自己的報複行為也因沒法懲治而逍遙法外,不然報複者的仇敵依然占便宜,因為受傷害的比例是二比一。
The most tolerable sort of revenge, is for those wrongs which there is no law to remedy; but then let a man take heed, the revenge be such as there is no law to punish; else a man's enemy is still before hand, and it is two for one.
- 族間血仇,血系間的複仇由殺戳引起的并通過以牙還牙的報複行為而持續不斷的兩個家族或宗族之間的世仇;血仇
A feud between two families or clans that arises out of a slaying and is perpetuated by retaliatory acts of revenge; a blood feud.
分詞翻譯:
報複的英語翻譯:
retaliate; revenge; get back; make reprisal; pay back; repay; repayment
reprisal; retaliation
【法】 reprisal; requital; restorsion; retaliate; retaliation; revenge; wreak
行為的英語翻譯:
act; behavior; deed; conduct; dealing; demeanour; deportment
【計】 behaviour
【化】 behaviour
【醫】 behavior; praxis
專業解析
報複行為的漢英詞典釋義
中文定義:
報複行為指因自身權益遭受侵害後,出于敵意或不滿,對侵害方實施的針對性反擊行動。其核心特征為“以傷害回應傷害”,主觀上具有故意性,客觀上可能涉及言語攻擊、物理暴力、法律訴訟或社會性制裁等形式。
英文對應詞:
- Retaliation:強調對等反擊,常見于法律、外交語境(如貿易報複)。
- Revenge:側重情感驅動的私力複仇,隱含道德争議。
- Reprisal:多指國家/組織間的正式報複性措施(如軍事行動)。
法律與倫理維度
-
合法性邊界
報複行為可能觸犯法律,例如《刑法》第234條對故意傷害罪的界定。但特定情形下(如正當防衛)可豁免責任。司法實踐中,合法報複需滿足必要性、比例性及即時性要求(《民法典》第181條)。
-
倫理争議
儒家思想主張“以直報怨”(《論語·憲問》),反對無節制複仇;西方哲學中,康德譴責報複違背理性法則,而尼采則認為其是維護尊嚴的自然沖動。
權威來源參考
- 《元照英美法詞典》:定義“retaliation”為對非法行為的反制措施,強調其區别于單方侵略行為。
- 聯合國《公民權利公約》:第2條第3款要求締約國為暴力受害者提供司法救濟,替代私人報複。
- 《布萊克法律詞典》:區分“revenge”(情感驅動)與“retribution”(制度性懲罰)。
應用實例
- 國際貿易:WTO框架下,成員國可對傾銷行為征收報複性關稅(retaliatory tariff)。
- 刑事司法:美國部分州保留“重罪謀殺規則”,允許對特定犯罪實施加重懲罰。
注:學術引用來源因平台限制未附鍊接,建議通過權威法律數據庫(如Westlaw、HeinOnline)或詞典官網驗證術語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
“報複行為”是指個人或組織因感受到利益受損、不公正對待或情感傷害,而采取的攻擊性、懲罰性行動。以下從不同維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核心特征
報複行為的核心特征是以攻擊性手段回應負面刺激。根據法律和學術定義,其包含兩種類型:
- 個人報複:如因私怨對他人實施人身傷害、毀壞財物或散布謠言(如領導刁難下屬、犯罪分子襲擊舉報人);
- 組織報複:組織成員因感知不公正而消極對抗組織,例如故意降低工作效率。
二、法律屬性
- 違法性:多數報複行為涉及違法,如人身傷害、威脅恐吓等可能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或《刑法》;
- 民事追責:即便未構成犯罪,受害者也可通過民事訴訟主張損害賠償。
三、心理學視角
- 動機來源:主要源于心理失衡,常見于心胸狹窄或遭遇挫折者;
- 行為特點:往往具有隱蔽性,報複者可能以弱者身份進行間接攻擊(如職場冷暴力)。
四、典型表現形式
類型 |
具體行為示例 |
參考來源 |
職場報複 |
扣除獎金、無故調崗、工作刁難 |
|
暴力報複 |
人身傷害、毀壞財物 |
|
輿論報複 |
散播謠言、诽謗 |
|
組織對抗 |
消極怠工、洩露機密 |
|
五、應對建議
- 法律途徑:及時報警或起訴,保留證據(如聊天記錄、監控);
- 心理調節:通過提高自制力、反思行為後果、培養寬容心态化解報複沖動;
- 組織管理:建立公平機制,減少員工不公正感知,預防報複行為發生。
如需了解具體法律條文或案例細節,可參考《刑法》第234條(故意傷害罪)、第246條(诽謗罪)等相關法規。更多學術研究可查閱知網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背肢畸胎不融通物淬硬鋼醋栗酒帶緩沖電腦輸出手段低熱量飲食隊列類型多粘菌素E二地址碼符號秩感應燈海關稅務檢查人員接耳管可由電腦認讀的格式連續重複同一操作膦┹硫醋腙農業工人皮甾酮四醇強裂解氣壓表深穿刺法數據的分析順序圖酸性接受體陶瓷放大器投資公司托故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