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semi-developed nation
half; in the middle; semi-
【計】 semi
【醫】 demi-; hemi-; semi-; semis; ss
【經】 quasi
【經】 developed countries
在漢英詞典編纂視角下,"半發達國家"(semi-developed country)指處于工業化進程中但尚未完全達到發達經濟體标準的發展中國家。這類國家通常具備以下特征:
經濟結構轉型
已建立較完善的工業體系,但農業人口占比仍較高(約30%-50%),第三産業處于擴張階段。根據世界銀行分類,其人均GNI通常介于$4,096至$12,695之間(2023年标準)。
社會發展指标
人類發展指數(HDI)多處于0.7-0.8區間(如中國0.768、巴西0.759),顯著高于欠發達國家但低于發達國家0.9的基準線(UNDP, 2023)。
該術語與"新興工業化國家"(NICs)存在交叉,但更強調發展的不均衡性。例如:
權威詞典如《牛津英語詞典》将"semi-developed"标注為形容詞性複合詞,釋義為:"Achieving partial industrialization but lacking full technological autonomy"(OED Online, 2023)。漢譯需注意:
術語辨析:在聯合國統計體系(M49标準)中,該概念對應"發展中經濟體"子類,區别于"最不發達國家"(LDCs)和"轉型經濟體"(UNSD, 2023)。
“半發達國家”并非國際公認的标準化術語,但在學術或非正式語境中,它可能被用來描述介于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過渡階段國家。以下是綜合相關信息的解釋:
“半發達國家”通常指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較高,但尚未完全達到發達國家标準的國家。這類國家可能在部分領域(如工業化、科技水平)接近發達國家,但在人均收入、社會保障或産業結構均衡性等方面存在差距。
國際組織中更常見的類似概念是“新興工業化國家”(如韓國、新加坡)或“高收入發展中國家”(如沙特阿拉伯)。這些國家通常具備較強的工業基礎和經濟實力,但尚未完全滿足發達國家的綜合标準。
根據權威定義,發達國家需同時滿足高人均GDP、成熟市場經濟、完善社會保障、高度國際化等條件,而“半發達國家”往往在某一類指标上存在短闆。例如:
由于缺乏統一标準,建議優先參考國際組織(如聯合國、世界銀行)的正式分類。若需描述此類國家,使用“新興經濟體”“中等發達國家”等術語可能更準确。
“半發達國家”更多是描述性概念,指代那些在部分領域接近發達國家、但整體發展水平仍存在差距的國家。具體判斷需結合經濟、社會、環境等多維度指标綜合分析。
包模成型背腰的差别稅沉箱出勤簿錯語的帶程式庫疊層繞組二氯化雙氮·五氨合钌反義鍊副條款管端彎邊器化學式量檢修成本晶聚光燈科梅薩提氏試驗塊狀原木闊麻虻買入股權與真正投資的區别馬戲幂群計數定理腦幹旁區潘必啶硼砂礦群孕酮燃燒區域潤滑油濾器生存費用四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