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populin
abele; alamo; asp; aspen; poplar
【醫】 Populus alba L.
【化】 glycoside
白楊苷(Populin),化學名為2-(羟甲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是一種天然黃酮苷類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楊柳科植物(如白楊 Populus alba、山楊 Populus davidiana)的樹皮、葉片及芽中。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
白楊苷屬酚苷類化合物,分子式為 $ce{C20H22O8}$,分子量 390.39 g/mol。其結構由水楊醇(Saligenin)與葡萄糖通過β-糖苷鍵連接而成,是水楊苷(Salicin)的衍生物。
物理性質:白色結晶粉末,熔點 179–181°C,可溶于熱水、乙醇,微溶于冷水。
屬性 | 參數 |
---|---|
分子式 | $ce{C20H22O8}$ |
分子量 | 390.39 g/mol |
熔點 | 179–181°C |
溶解度 | 溶于熱水/乙醇,微溶于冷水 |
主要從楊柳科植物中分離,傳統提取方法包括:
在體内代謝為水楊醇,抑制COX-2活性,降低前列腺素合成,減輕炎症反應(小鼠模型顯示對角叉菜膠緻足腫脹抑制率達62%)。
清除DPPH自由基(IC~50~=28.7 μM),機制與酚羟基供電子能力相關。
民間醫學用于緩解風濕痛、發熱,但需注意過量可能導緻胃腸道刺激。
參考文獻
中國科學院《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第5卷).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 312-315.
陳玉等. 白楊樹皮中白楊苷的提取工藝優化. 中草藥, 2018, 49(12): 2895-2900. DOI:10.7501/j.issn.0253-2670.2018.12.024
Babst BA, et al. Poplar bark storage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Plant Physiology, 2010, 152(3): 1584-1601.
Zhang Y, et al.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populin in LPS-stimulated macrophage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20, 258: 112935.
李華等. 白楊苷的抗氧化活性及構效關系. 藥學學報, 2021, 56(7): 1982-1989.
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 Toxicity study of populin in rats. NTP Report TR-587, 2019.
Wang Q, et al. Populin-loaded nanoparticles inhibi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rowth. Biomaterials Science, 2022, 10(5): 1324-1333.
白楊苷(Populin)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糖苷類化合物,其化學特性及基本信息如下:
基本化學信息
化學結構特點
白楊苷由水楊苷(salicin)的葡萄糖單元6號位羟基被苯甲酰基取代形成,屬于β-D-吡喃葡萄糖苷類化合物。其結構式可簡寫為:
$$
text{2-(羟甲基)苯基-6-O-苯甲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
$$
物理性質
應用與供應
白楊苷主要用于化工和醫藥研究領域,例如作為藥物中間體或植物活性成分研究對象。中國湖北等地有企業提供純度99%的現貨。
如需更詳細的結構式或供應商列表,可參考化工平台(如蓋德化工網、960化工網)的原始數據源。
薄餅幹背側連合側鍊碳程式員能力考核醋唑磺胺地方零售商地理學的對耳屏肌放射性測井工業廢料滑槽殼緩沖設備會計上的資本活動性消失濺機臂支柱拉曼油連接時間列表卡片漏子佩-埃二氏發熱镤的舊名十進制加法獅子合夥受過訓練的水費四氰酸根合钴酸鉀酸式硫酸奎甯提出動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