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電點英文解釋翻譯、等電點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isoelectric point
【醫】 I. P.; isoelectric points
分詞翻譯:
等的英語翻譯:
class; grade; rank; wait; when
【機】 iso-
電的英語翻譯:
electricity
【計】 telewriting
【化】 electricity
【醫】 Elec.; electricity; electro-; galvano-
點的英語翻譯:
a little; dot; drop; feature; particle; point; spot
【計】 distributing point; dot; PT
【醫】 point; puncta; punctum; spot
【經】 point; pt
專業解析
等電點(Isoelectric Point,簡稱 pI),在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中是一個核心概念,指分子(特别是氨基酸、多肽或蛋白質)表面所帶淨電荷為零時溶液的 pH 值。此時,分子在電場中既不向陽極移動,也不向陰極移動。
漢英詞典角度解析:
- 等 (Děng): 意為“相等”、“相同”。在此語境下,指分子所帶的正電荷與負電荷數量相等。
- 電 (Diàn): 指“電荷”。代表分子所攜帶的靜電荷。
- 點 (Diǎn): 指“點”、“位置”。在此指特定的 pH 值點。
- 等電點 (Děngdiàndiǎn): 合起來意指“正負電荷相等的點”,即淨電荷為零的狀态點(pH值)。
- 英文對應: Isoelectric Point (pI): “Iso-” 前綴表示“相等”,“electric” 指“電的”,“point” 指“點”。直譯為“等電點”。
原理與意義:
- 電荷與 pH 的關系: 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質分子含有可電離的基團(如氨基 -NH₂ 可質子化為 -NH₃⁺ 帶正電,羧基 -COOH 可去質子化為 -COO⁻ 帶負電)。這些基團的帶電狀态高度依賴于溶液的 pH 值。
- 淨電荷為零: 在某一特定的 pH 值下,分子中所有帶正電的基團(如質子化的氨基、胍基、咪唑基)所帶正電荷的總和,恰好等于所有帶負電的基團(如去質子化的羧基)所帶負電荷的總和。此時,分子的淨電荷為零。
- 溶解度最低: 在等電點時,由于分子間沒有淨電荷的相互排斥力,分子容易聚集并沉澱析出,導緻其溶解度達到最低點。這一特性常用于蛋白質的分離純化(如等電點沉澱法)。
- 電泳行為: 在等電點 pH 下進行電泳,該分子将停留在原點不動。當溶液 pH 低于 pI 時,分子帶淨正電,向陰極移動;當溶液 pH 高于 pI 時,分子帶淨負電,向陽極移動。
測定方法:
等電點可以通過實驗方法測定,常見的有:
- 等電聚焦電泳 (Isoelectric Focusing, IEF): 這是最精确的方法。在具有穩定 pH 梯度的凝膠中進行電泳,蛋白質會遷移至其 pI 對應的 pH 位置并聚焦成帶。
- 滴定法: 測量分子在不同 pH 下的遷移率或溶解度,找到淨電荷為零的點。
應用:
- 蛋白質分離純化: 利用等電點沉澱法或等電聚焦電泳分離不同蛋白質。
- 蛋白質鑒定與表征: pI 是蛋白質的重要物理化學參數之一,可用于輔助鑒定蛋白質或分析其結構變化。
- 藥物設計與遞送: 了解蛋白質或多肽藥物的 pI 有助于預測其在體内的行為及設計合適的遞送系統。
- 酶學研究: 某些酶的活性可能受其帶電狀态影響,pI 是相關研究的一個參考點。
- 食品工業: 控制 pH 以利用蛋白質的溶解性(如乳清蛋白分離)。
權威參考來源:
- 生物化學經典教材: 如 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Nelson & Cox), Biochemistry (Stryer, Berg, Tymoczko) 等均對等電點有詳細闡述。
- 專業數據庫與知識庫:
- 專業期刊: 如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Electrophoresis 等期刊經常刊登涉及等電點原理、測定方法及應用的研究論文。
網絡擴展解釋
等電點(Isoelectric Point,簡稱pI)是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中的重要概念,指兩性電解質(如氨基酸、蛋白質)在溶液中正負電荷相等、淨電荷為零時的pH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等電點是物質在特定pH值下呈現電中性的狀态。此時分子表面或整體所帶的正電荷與負電荷數量相等,淨電荷為零,因此在電場中不發生遷移。例如:
- 氨基酸:當氨基(-NH₃⁺)和羧基(-COO⁻)的解離程度相等時,氨基酸以兼性離子形式存在。
- 蛋白質:由于含有多個可解離的氨基酸殘基(如酸性/堿性氨基酸),其等電點由這些殘基的解離平衡共同決定。
2.關鍵特性
在等電點時,物質的理化性質會顯著變化:
- 溶解度最小:因缺乏電荷排斥作用,分子易聚集沉澱。
- 其他性質變化:黏度、滲透壓、導電性等達到最小值。
- 穩定性降低:蛋白質易發生變性或聚合。
3.應用與意義
- 分離純化:通過調節溶液pH至目标物質的等電點,可實現蛋白質或氨基酸的沉澱分離(如乳制品加工)。
- 電泳技術:利用不同物質的等電點差異,可進行電泳分離和分析。
4.計算示例
對于簡單氨基酸(如甘氨酸),等電點可通過其解離基團的pKa值計算:
$$
pI = frac{pK{a1} + pK{a2}}{2}
$$
其中,pKa1為羧基的解離常數,pKa2為氨基的解離常數。
5.擴展說明
等電點不僅適用于氨基酸和蛋白質,還可用于其他帶電物質(如納米顆粒表面電荷的分析)。不同物質因組成差異,等電點範圍廣泛,例如:
- 胃蛋白酶:pI≈1.0(強酸性);
- 血紅蛋白:pI≈6.8(接近中性);
- 溶菌酶:pI≈11.0(強堿性)。
如需更深入的技術細節(如複雜蛋白質的等電點計算),可參考和等來源。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巴-恩二氏極小體編譯指示句子标準以下的鼻唇的不利的缺陷廠房擴充準備單音幹擾道奇壓碎機地址總線放棄拒付證書非人身稅糞膽素原輔助緻動器骨間肌征過度酸性恒容熱容後生動物的假負載科斯塔尼基酰化作用煤的分級内分泌障礙偏振皮爾遜氏液葡糖羟基吲哚苷酸羟賴氨酸牽引碎顱器期後收縮氣泡水準儀色素縫特别附加險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