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斯氏計數英文解釋翻譯、艾迪斯氏計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ddis count
分詞翻譯:
艾的英語翻譯:
moxa
【醫】 Artemisia vulgaris L.; moxa
斯的英語翻譯:
this
【化】 geepound
氏的英語翻譯:
family name; surname
計數的英語翻譯:
computation; count; take count of
【計】 count; tally; tallying
【醫】 count; counted number; counting
【經】 count
專業解析
艾迪斯氏計數(Addis Count),中文又稱“艾迪計數”或“12小時尿沉渣計數”,是一種用于定量分析尿液中有形成分的臨床檢驗方法。其英文名稱直接來源于該方法的發明者——美國醫生托馬斯·阿迪斯(Thomas Addis)。
詳細解釋:
-
定義與目的:
艾迪斯氏計數是一種通過收集患者12小時(通常為夜間)尿液标本,對其中的紅細胞、白細胞(及膿細胞)、管型等有形成分進行顯微鏡下計數和分類的定量檢測方法。其核心目的是評估腎髒及泌尿系統的病理狀态,尤其是對慢性腎髒疾病的診斷和監測具有重要價值。相較于隨機尿常規檢查,它能更準确地反映腎髒單位時間内排出病理成分的總量。
-
檢測對象(What is counted):
- 紅細胞(Red Blood Cells, RBCs): 異常增多提示可能存在腎小球腎炎、結石、腫瘤、感染或創傷等引起的泌尿系統出血。
- 白細胞(White Blood Cells, WBCs)及膿細胞: 顯著增多通常指示泌尿系統感染(如腎盂腎炎、膀胱炎)或炎症。
- 管型(Casts): 由腎小管内形成的圓柱狀蛋白凝集物,可包裹細胞或顆粒。不同類型的管型(如透明管型、顆粒管型、紅細胞管型、白細胞管型、蠟樣管型)對診斷腎小球疾病、腎小管損傷、腎實質病變(如腎炎、腎病綜合征)有特異性意義。
-
方法與原理(How it's done):
患者需在特定時間段(通常是晚上8點至次日早上8點)内将尿液全部收集到一個含有防腐劑(如甲醛或甲苯)的專用容器中。收集結束後,混勻全部尿液并測量總尿量。實驗室人員取一定量的混勻尿液進行離心,棄去上清液後,将沉澱物(尿沉渣)重懸于固定體積的液體中。然後在顯微鏡下計數特定體積(如1μl)沉渣液中的有形成分數量,再根據總尿量、沉渣濃縮倍數和計數體積,計算出12小時内排出的紅細胞、白細胞/膿細胞和管型的總數。
-
臨床意義(Clinical Significance):
- 評估疾病活動性: 對于慢性腎小球腎炎等疾病,艾迪斯計數是判斷疾病是否處于活動期的重要指标,活動期時計數顯著增高。
- 監測治療效果: 通過定期複查艾迪斯計數,可以動态觀察治療後腎髒病理成分的排出變化,評估治療效果。
- 鑒别診斷: 結合管型類型和其他檢查結果,有助于鑒别腎小球性血尿與非腎小球性血尿,判斷炎症或損傷的部位(腎小球 vs 腎小管)。
- 發現隱匿性病變: 對于症狀不明顯的患者,艾迪斯計數可能發現早期或輕微的腎髒損害。
-
正常參考值範圍(Typical Reference Ranges):
- 紅細胞(RBCs): < 500,000 / 12小時
- 白細胞(WBCs): < 1,000,000 / 12小時
- 透明管型: < 5,000 / 12小時
- (注:具體參考範圍可能因實驗室方法和标準略有差異)
權威性參考來源:
- 《臨床檢驗診斷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等權威醫學教材出版社):系統闡述尿液檢驗原理、方法及臨床意義的标準教材,包含艾迪斯氏計數的詳細操作規程和解讀。
- 《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政司或後續機構發布):中國官方制定的臨床檢驗标準化文件,對艾迪斯氏計數等檢驗項目的方法學、質量控制和報告有明确規定。
- 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相關指南/專家共識: 發布關于尿液檢驗、腎髒疾病實驗室診斷等方面的指南,常涉及艾迪斯氏計數的應用價值和局限性。
- 專業醫學數據庫(如UpToDate, Medscape): 提供基于循證醫學的疾病診療信息,在相關腎髒疾病章節中會提及艾迪斯氏計數的臨床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艾迪氏計數(Addis count)是一種用于評估尿液中紅細胞、白細胞及管型數量的傳統檢查方法,主要用于輔助診斷腎髒或泌尿系統疾病。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目的
艾迪氏計數又稱12小時尿細胞排洩率,通過測定夜間12小時濃縮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判斷腎髒損傷程度或泌尿系統異常。其核心是量化尿液中病理成分,尤其在尿常規檢查無明顯異常時(如慢性腎盂腎炎)有參考價值。
二、檢測方法
- 尿液收集:需留取12小時尿液(通常從晚8點至次日早8點),現臨床也采用更簡便的3小時尿液法,再換算為1小時排洩率。
- 防腐劑:加入甲醛防止細胞分解,确保檢測準确性。
- 檢測指标:包括紅細胞、白細胞、管型三類有形成分。
三、參考值範圍
根據多個來源,12小時尿液正常參考值為:
- 紅細胞:<50萬個;
- 白細胞:<100萬個;
- 管型:<5000個。
四、臨床應用與局限性
- 適用場景:用于慢性腎盂腎炎、腎炎、腎結石等疾病的輔助診斷,尤其是尿常規結果不顯著時。
- 局限性:結果易受留尿時間、防腐效果、個體活動量等因素影響,且操作繁瑣,現逐漸被更快捷的檢測方法(如1小時尿排洩率)替代。
五、結果解讀
- 異常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如白細胞增多)、腎炎(紅細胞增多)或腎小管損傷(管型增多)。
- 性别/年齡差異:例如女性紅細胞排洩率略高于男性,兒童紅細胞排洩率可達成人2倍。
如需進一步了解檢測流程或具體病例分析,可參考上述來源中的臨床指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按月循環信用狀闆金工步進式稱瓶抽樣檢驗獨輪手推車範德韋耳登氏試驗分支複接配置各向異性液體公營公司光光覺固定爐篦煤氣發生爐橫紋肌化學熱處理混合泵夾緊機構吉托甯鋸鐵機空分設備奎靛紅酸硫代苯酸金鈉囊蟲檸嗪酰胺膿疱性猩紅熱普通修繕清晰發音三氯殺蟲酯托牙擔負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