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drum drive
【計】 drum; magnetic drum
【化】 magnetic drum
【計】 actuator; bootstrap driver; drive
【化】 actuator; driver; driving mechanism
磁鼓驅動器(Magnetic Drum Drive),在英文中通常稱為Magnetic Drum Drive 或簡稱Drum Drive,是一種早期的計算機數據存儲設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磁鼓驅動器是一種利用高速旋轉的金屬圓筒(鼓)表面塗覆的磁性材料來存儲數據的設備。數據通過固定在鼓面附近的讀寫磁頭進行存取。其核心部件是一個圓柱形的磁鼓,工作時高速旋轉,磁頭則懸浮在鼓面微米級的距離上,通過磁化鼓面上的點來記錄二進制信息(0和1)。
磁鼓驅動器是1950-1960年代計算機的主要存儲設備,早于硬盤驅動器(HDD)。例如,IBM 650計算機(1954年)便以磁鼓作為主存儲器。其特點是尋址速度快(因磁頭固定,無需移動),但存儲密度低且容量有限(通常僅數KB至數十KB)。據計算機曆史博物館資料記載,磁鼓的存取時間可短至數毫秒,遠優于當時的磁帶機。
磁鼓與硬盤均屬旋轉磁存儲設備,但結構不同:
磁鼓技術已被淘汰,但其設計理念影響了後續存儲設備的發展。例如,固定磁頭減少機械延遲的思路在現代固态硬盤(SSD)中得以延續。目前僅少數曆史研究或特定工業場景(如老式控制系統)可能保留此類設備。
"磁鼓驅動器"是早期計算機存儲設備的一種,屬于機械式存儲技術,其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如下:
一、基本定義 磁鼓驅動器(Magnetic Drum Drive)是以磁性材料塗覆的圓柱形金屬鼓為存儲介質的設備,屬于20世紀50-60年代主流存儲技術。它通過旋轉磁鼓表面與固定磁頭的配合實現數據讀寫,是早期隨機存取存儲器的重要形态。
二、核心結構(基于描述)
三、工作原理
四、曆史地位(參考、5) • 前身:IBM 3340溫徹斯特硬盤的雛形技術 • 優勢:比磁帶機訪問速度快,比早期磁盤可靠性高 • 局限:存儲密度低(約200bit/inch²),容量受限 • 演進:70年代後被磁盤驅動器取代,但伺服控制技術延續到現代硬盤
注:當前主流存儲設備已不再使用磁鼓技術,但其旋轉伺服系統、磁頭懸浮控制等核心技術為現代硬盤發展奠定了基礎。如需了解具體設備拆解示例,可參考的攝像機磁鼓結構分析。
愛偶像癖材料控制超視的磁電電路占用率規範條約股利股份骨膜骨贅環形縫繪制圖形貨物占有價格伸縮性間胚盤結腸膽囊吻合術節裂的晶膜電晶體量變離心幹燥器排污閥賠償人盆腔膿腫平均到達率前列腺叢切實可行的制度氰鐵酸镉球囊篩區人口金字塔薩博士試驗散列函數可解性同機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