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碼描述符英文解釋翻譯、超碼描述符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super code descriptor
分詞翻譯:
超碼的英語翻譯:
【計】 superkey
描述符的英語翻譯:
【計】 descriptor
專業解析
在數據庫設計與關系模型領域,"超碼描述符"(Superkey Descriptor)是一個關鍵概念,其含義需從"超碼"和"描述符"兩個核心部分理解:
-
超碼 (Superkey):
- 定義:超碼是關系(表)中一個或多個屬性的集合,其值能唯一标識該關系中的每一個元組(行)。這是關系模型中最基礎的唯一性約束概念。
- 特性:
- 唯一性:任意兩個不同的元組,其超碼的值必定不同。
- 冗餘性:超碼可能包含非必需的屬性。例如,如果
學號
本身就能唯一标識學生,那麼{學號}
、{學號, 姓名}
、{學號, 年齡}
等都是超碼。其中{學號}
是最小的、不含冗餘屬性的超碼。
- 候選碼基礎:候選碼是最小超碼(即不含任何冗餘屬性的超碼)。主碼則是被設計者選中的候選碼。
- 英文對應:Superkey。
-
描述符 (Descriptor):
- 定義:在數據庫和元數據上下文中,"描述符"通常指用于描述、标識或表征某個數據元素、結構或約束的信息或元數據。它本身可以是一個屬性、一組屬性、一個鍵的定義或其他形式的描述性信息。
- 在超碼語境下的作用:當談論"超碼描述符"時,"描述符"特指用于定義或表示一個超碼的具體屬性集合或标識符。它就是這個超碼本身的指代或定義。
- 英文對應:Descriptor。
-
超碼描述符 (Superkey Descriptor):
- 綜合定義:超碼描述符指的是能夠唯一标識關系中所有元組的那個特定屬性集合本身。它就是這個超碼的具體構成或标識名稱。
- 核心含義:它強調的是構成超碼的具體屬性列表或代表該超碼的标識符。例如,在數據庫設計文檔或系統目錄中,一個名為
SK_Student_ID_Name
的超碼描述符,可能代表屬性集合{學號, 姓名}
,這個集合在該表中具有唯一标識元組的能力(即使{學號}
本身可能已經是候選碼)。
- 目的:用于在數據庫模式設計、約束定義(如唯一性約束)、索引創建或數據字典中,明确指定哪些屬性組合被定義為超碼。
- 英文對應:Superkey Descriptor。
權威參考來源:
- 數據庫系統基礎教材:對超碼、候選碼、主碼及其相關概念的标準定義和深入讨論,可參考經典數據庫教材,如:
- Elmasri, R., & Navathe, S. B. (2017). Fundamentals of Database Systems (7th ed.). Pearson. (Chapter 5: The Relational Data Model and Relational Database Constraints)
- Silberschatz, A., Korth, H. F., & Sudarshan, S. (2011). Database System Concepts (6th ed.). McGraw-Hill. (Chapter 7: Relational Database Design)(該書官方網站提供部分内容)
- 關系模型理論:超碼是關系模型創始人 E.F. Codd 提出的基本概念。其原始論文和後續的理論闡述是權威來源:
- Codd, E. F. (1970). "A Relational Model of Data for Large Shared Data Bank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3(6), 377–387.(需ACM訪問權限)
- 數據庫管理系統文檔:具體數據庫系統(如Oracle, SQL Server, PostgreSQL, MySQL)的官方文檔在定義唯一約束、主鍵約束或索引時,其底層實現都基于超碼/候選碼的概念。查閱這些文檔的“約束”或“索引”部分有助于理解實際應用。例如:
- PostgreSQL Documentation - Constraints:
- Oracle Documentation - Data Integrity:
"超碼描述符"指代的是關系數據庫中,能夠唯一标識所有元組的具體屬性集合或其标識符。它本質上是超碼的具象化表示,用于在數據庫設計和管理中定義和引用該特定的唯一性約束屬性集。理解超碼(唯一标識性,可能含冗餘)和描述符(屬性集合的定義或标識)是把握該術語的關鍵。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您的問題,以下是對“超碼”和“描述符”的詳細解釋:
一、超碼(Superkey)
定義
超碼是數據庫中能夠唯一标識表中每一條記錄的屬性或屬性組合。例如,學生表中的“學號+姓名”組合若可唯一标識學生,則屬于超碼。
特點
- 唯一性:确保每條記錄的超碼值不重複。
- 冗餘性:可能包含非必要的屬性。例如,“學號”本身即可唯一标識學生,但“學號+性别”仍是超碼(含冗餘屬性)。
- 超集特性:若某屬性集是超碼,其任意超集(如添加更多屬性)仍為超碼。
與其他概念的關系
- 候選碼:無冗餘屬性的超碼(如僅“學號”)。
- 主碼:從候選碼中選定的實際唯一标識符。
二、描述符(Descriptor)
定義
描述符是編程中用于解釋代碼邏輯或數據結構的标識符,通過變量名、注釋等形式提高代碼可讀性。例如,變量名 student_age
比 a
更清晰地描述數據含義。
特點
- 通用性:所有用戶共享同一描述符,修改後全局可見。
- 形式:包括變量名(如
user_id
)和變量值(如 id=1001
)。
- 作用:幫助開發者理解代碼意圖,降低維護成本。
總結對比
術語 |
領域 |
核心作用 |
關鍵特性 |
超碼 |
數據庫 |
唯一标識記錄 |
唯一性、冗餘性 |
描述符 |
編程 |
解釋代碼邏輯 |
可讀性、通用性 |
注意:數據庫領域無“描述符”标準術語,可能需結合上下文确認具體含義。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保護方針苯基甘氨酸不定裂城市中區的治安長官疊代子句發碼芳基化劑分包市場環狀滾珠軸價格穩定性精煉熔劑計數自由機久磁材料雷動連續作業爐羅茨鼓風機慢移鐘同步内存管理疲勞描記器普通石墨确定的慣例少量成分身體縱軸手掌狀的雙重變易水下用的螳臂擋車頭蓋帽頭肌節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