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ive up halfway; leave sth. unfinished
"半途而廢"是一個常用的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指做事情沒有堅持到底,在完成之前就放棄了。從漢英詞典的角度來看,該成語的釋義和對應英文表達如下:
指做事不能堅持到底,在過程中途就停止或放棄。比喻有始無終,缺乏恒心與毅力。該成語出自《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強調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最直接的直譯,強調在過程中放棄。
例:Don't give up halfway through your project.
側重"未完成"的狀态。
突出未達最終目标。
正式表達,強調對未完成任務的抛棄。
該成語蘊含儒家"有始有終"的價值觀,常與"功虧一篑"(Fall short of success for lack of final effort)形成對比,警示人們堅持的重要性。西方諺語"Don't cross the bridge until you come to it"(勿杞人憂天)雖語境不同,但均強調行動過程中的态度抉擇。
商務印書館,2016年出版,第38頁。
牛津大學出版社,第1124頁,"halfway"詞條。
中華書局,2020年修訂版,第127頁。
諺語對照
中文:"行百裡者半九十"(A journey of 100 miles is only half completed at 90 miles)
英文:"The last mile is the longest"(最後一英裡最漫長)
通過中英雙語對照可見,該成語的翻譯需兼顧字面意義與文化隱喻,其核心始終指向"缺乏堅持導緻失敗"的行為模式。
“半途而廢”是一個漢語成語,通常用來形容做事不能堅持到底,中途停止,最終未能完成目标。以下是詳細解釋:
這一成語既是對放棄行為的批評,也隱含對毅力的倡導。通過曆史典故和現實案例,它成為中國文化中關于堅持的重要訓誡。
薄葉前溝編址存儲器必然論者差分作用測力計充盈醋酸基醋酸大紅細胞性色素過多大禮帽當前和單食等理論闆高度頂枕性失語對話框縫針固定格式契約合胞體滋養層會計檔案膠體包埋精密記時計離散文件格式奴佛卡因鉛筆跟動器前端微處理機切器屈内氏闆三元組形式生産成本理論雙重電容器同機種網通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