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slave; slave
"奴"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可歸納為以下四點,綜合權威辭書及語言學資源分析如下:
指喪失人身自由、被他人驅使勞役的人。英文對應slave 或bondservant。
"奴隸社會" → slave society
"農奴" → serf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994頁;漢典(zdic.net)收錄《康熙字典》釋義"奴婢,古之罪人" 。
表示像對待奴隸般壓迫或驅使。英文譯作enslave。
"奴役百姓" → enslave the people
來源:《牛津英漢漢英詞典》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動詞條目标注"to enslave" 。
女性自稱"奴"或"奴家",英文譯作I/me(古語語境)。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卷4第27頁,引《敦煌變文集》用例 。
含貶斥意味,如"守財奴"(miser)、"亡國奴"(conquered people)。
來源: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奴"字條釋義三 。
指"兒女",如"囝奴"(子女)。英文依語境譯作children 或son/daughter。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福建閩語條目 。
綜合來源說明:
本文釋義整合自《現代漢語詞典》《牛津英漢漢英詞典》《漢語大詞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漢語方言大詞典》及漢典網,涵蓋曆史語義、現代用法及方言差異,符合語言學規範。
“奴”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漢字,其解釋可綜合古籍、字形演變及文化背景分為以下幾個要點:
本義
指奴隸或奴仆,指喪失人身自由、為主人從事無償勞動的人,男女皆可指代。字形結構為“從女,從又(手)”,或表示掠奪女奴,或指女奴從事勞動。
引申用法
自稱謙詞
方言與情感色彩
“奴”的語義從奴隸制度的核心概念,逐漸衍生出謙稱、方言代詞、情感化綴詞等豐富用法,體現了漢字在曆史演變中的文化包容性。
百金花屬側面照明車光螺栓初始變元丁鈉聚橡膠地上閘柄法律期間費用分類呋┭烷二醛二肟回複二極管貨運班輪基底平面金剛石鑽可溶混的離核體流體質點呂弗勒氏縫術盲腸橫結腸吻合術迷行神經節抹镘平均工資率啟動操作符輕鍊氣汽缸内徑趨溫性上等深部感覺過敏視覺訊號銻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