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泥砂造模法英文解釋翻譯、泥砂造模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loam molding

分詞翻譯:

泥砂的英語翻譯:

【機】 loam

造模法的英語翻譯:

【機】 molding method

專業解析

泥砂造模法(Green Sand Molding) 是一種廣泛應用于鑄造行業的造型方法,其核心在于使用未經烘幹的天然濕型砂(Green Sand)直接制造鑄型(砂型)。其詳細含義可從漢英詞典角度及工藝本身解釋如下:

  1. 術語定義與核心材料:

    • 泥砂 (Green Sand): 指由天然矽砂(主要成分)、黏土(作為粘結劑,常用膨潤土)、水以及少量附加物(如煤粉)混合而成的造型材料。其名稱中的“泥”強調了黏土與水混合後賦予砂粒可塑性和粘結力的特性,“砂”則點明了基礎骨料。英文術語“Green Sand”中的“Green”并非指顔色,而是形容該砂型在澆注金屬液時仍保持“濕潤的、未烘幹的”狀态。
    • 造模 (Molding): 即制造鑄型的過程。在此方法中,是将配制好的濕型砂(泥砂)通過緊實(如手工搗實、機器壓實、震實、射砂等方式)在模型(模樣)周圍形成與鑄件外形相對應的型腔和砂芯(如果需要)。
    • 整體含義: 泥砂造模法即指利用濕潤狀态、含黏土的型砂混合物,通過緊實操作在模型周圍形成鑄型,該鑄型無需烘幹即可用于澆注金屬液的造型工藝。英文對應術語為Green Sand Molding。
  2. 工藝原理與特點:

    • 濕潤狀态是關鍵: 黏土在水分的作用下産生粘結力,使松散的砂粒能夠粘結在一起并保持模型賦予的形狀。水分含量(通常在3-8%之間)是控制型砂性能(如強度、透氣性、可塑性)的核心參數之一。
    • 粘結機理: 主要依靠黏土顆粒遇水後形成的黏土膠體産生的粘結力(物理化學作用),将砂粒包裹并連接起來。
    • “濕型鑄造”: 泥砂造模法是最典型的“濕型鑄造(Green Sand Casting)”工藝,因為其使用的砂型在合型澆注前不經過烘幹工序。與之相對的是“幹型鑄造(Dry Sand Molding)”,後者需要将砂型烘幹以去除水分、提高強度。
    • 應用範圍: 特别適用于中小型、結構相對簡單的鑄鐵件、非鐵合金鑄件的大批量生産。其優勢在于成本低、生産效率高、型砂可循環使用(需再生處理)。缺點是鑄型強度相對較低,對水分控制敏感,鑄件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潔度通常不如樹脂砂等工藝。
  3. 技術要點:

    • 型砂性能控制: 需嚴格控制型砂的透氣性(利于排氣)、濕強度(抵抗外力破壞)、熱濕拉強度(抵抗金屬液熱作用)、緊實率、含水量等性能指标。
    • 緊實度: 砂型的緊實程度直接影響其強度和抵抗金屬液沖刷、靜壓力的能力。緊實不足易導緻塌箱、脹砂;緊實過度則可能降低透氣性,引起氣孔缺陷。
    • 起模: 在緊實後,需要小心地将模型從砂型中取出(起模),要求型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表面強度,以保證型腔輪廓清晰、不塌落。

參考文獻:

  1. American Foundry Society. Cast Metals Handbook. Des Plaines, IL: American Foundry Society. (權威行業協會手冊,定義了鑄造術語與工藝) https://www.afsinc.org/
  2. ASM International. ASM Handbook, Volume 15: Casting. Materials Park, OH: ASM International. (國際公認的材料與工藝權威手冊) https://www.asminternational.org/
  3.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 《鑄造手冊 第4卷 造型材料》.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中國鑄造領域的權威技術手冊) ISBN: 9787111510943 (示例ISBN,具體版本號需查證)
  4. Campbell, John. Complete Casting Handbook: Metal Casting Processes, Techniques and Design. Butterworth-Heinemann. (鑄造工藝經典著作) ISBN: 9780080999975.
  5. Heine, R. W., Loper, C. R., & Rosenthal, P. C. Principles of Metal Casting (2nd ed.). McGraw-Hill. (金屬鑄造原理教材) ISBN: 9780070287554.

網絡擴展解釋

“泥砂造模法”是鑄造領域的一種工藝方法,主要用于制作模具。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用途
    該方法通過混合泥砂材料(如黏土、砂等)制作鑄造模具,常見于機械制造領域,尤其適用于大型或複雜形狀鑄件的成型。

  2. 材料組成

    • 泥砂(Loam):通常為黏土與砂的混合物,具有可塑性和耐高溫性,便于塑形後保持模具結構穩定。
  3. 工藝特點

    • 成本較低,適合傳統鑄造場景;
    • 需通過自然幹燥或烘幹定型,工藝周期較長;
    • 模具強度較低,多用于單件或小批量生産。
  4. 英文翻譯
    該術語對應的英文為“loam molding”,其中“loam”指泥砂材料,“molding”即模具制作過程。

擴展說明:
此方法在工業革命時期應用廣泛,現多被樹脂砂等現代材料替代,但在特定場景(如藝術鑄造或修複古件)仍有使用價值。若需更專業的工藝參數或步驟細節,建議參考機械工程類文獻或行業标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艾索帕爾編碼字符布龍氏法菜豆酸存儲地址驅動器電力制動機電紋身法第三、四指屈曲手獨星蜱傳熱格銳燒太特工業廢料刮尺光緻變色材料故事書含添加劑的潤滑油黃六氨絡鹽換行後填充膠體性猝衰計數範圍厘巴羅素-桑德斯耦合模塊生産内陸運輸偏振光管平封頭輕性持續性癫痫生産時間實際增長幅度下降髓鞘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