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栓塞英文解釋翻譯、腦栓塞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erebral embolism
相關詞條:
1.cerebralthrombosis
分詞翻譯:
腦的英語翻譯:
brain; encephalon; pericranium; cerebrum
【醫】 brain; encephalo; encephalon
栓塞的英語翻譯:
embolism
【醫】 embolism
專業解析
腦栓塞(Cerebral Embolism)是指來自心髒或身體其他部位的栓子(如血栓、脂肪、空氣等)隨血流進入腦動脈系統,導緻腦血管急性閉塞,進而引發腦組織缺血、缺氧性壞死的病理過程。它是缺血性腦卒中的一種常見類型,具有起病急驟、病情進展迅速的特點。
一、核心病理機制
-
栓子來源
最常見為心源性栓子(如房顫患者左心房附壁血栓脫落,其次為動脈源性栓子(如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其他罕見栓子包括脂肪栓(見于長骨骨折)、空氣栓(見于手術或創傷)等。
-
阻塞部位
栓子多阻塞大腦中動脈(MCA)及其分支(占70%以上),亦可阻塞頸内動脈、基底動脈等主幹血管,導緻相應供血區腦組織梗死。
二、臨床特征與診斷
-
症狀表現
- 突發性神經功能缺損:如偏癱、失語、感覺障礙(數秒至數分鐘達高峰)
- 意識障礙:重症患者可出現昏迷
- 痫性發作:部分患者以癫痫為首發症狀
-
影像學診斷
- CT/MRI:早期可無顯影,24-48小時後顯示梗死竈;DWI序列可早期檢出缺血竈
- 血管檢查:CTA/MRA/DSA可明确血管阻塞部位
三、治療原則(基于權威指南)
-
急性期幹預
- 靜脈溶栓:發病4.5小時内適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
- 血管内取栓:對大動脈閉塞患者,時間窗可延長至24小時(需影像篩選)
-
二級預防
- 抗凝治療:心源性栓塞首選(如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藥)
- 控制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的規範化管理
四、預後與康複
- 死亡率:急性期死亡率約10-15%,取決于梗死範圍及并發症
- 功能恢複:早期康複介入(如24-48小時啟動)可顯著改善運動及認知功能
- 複發風險:未規範抗凝治療者,年複發率高達12%
權威參考文獻
- 中國腦卒中防治指南(2023)
- Stroke: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AHA/ASA, 2023)
- Cerebral Embolism - StatPearls (NCBI)
- European Stroke Organisation Guidelines (ESO, 2024)
(注:鍊接指向機構官網或權威期刊,内容需結合最新臨床實踐)
網絡擴展解釋
腦栓塞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指血液中的異常栓子隨血流進入腦動脈并阻塞血管,導緻供血區腦組織缺血性壞死,引發局竈性神經功能缺損。以下是詳細解析:
1.定義與病因
- 核心機制:栓子(如心髒附壁血栓、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脂肪、空氣等)脫離原發部位,隨血液循環阻塞腦動脈。當側支循環無法代償時,相應腦組織因缺血缺氧發生壞死。
- 栓子來源:
- 心源性(占60%-75%):常見于房顫、心髒瓣膜病、心肌梗死等。
- 非心源性: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脫落、脂肪栓塞(骨折後)、空氣栓塞(手術或外傷)等。
2.臨床表現
- 起病特點:突發且迅速達高峰(數秒至數分鐘),如突然偏癱、失語、感覺障礙等。
- 常見症狀:
- 運動障礙(如單側肢體無力);
- 感覺異常(麻木、疼痛);
- 語言障礙(失語、構音不清);
- 嚴重時可出現意識障礙或腦疝。
3.發病部位與流行病學
- 高發血管:約73%-85%發生于頸内動脈系統(尤其是大腦中動脈),椎-基底動脈僅占約10%。
- 人群特征:可發生于任何年齡,但青壯年(40歲以下)比例較高,常與心髒病相關。
4.與其他疾病的區别
- 與腦血栓形成對比:腦栓塞的栓子來自血管外(如心髒),而腦血栓形成是腦血管自身粥樣硬化導緻血栓。
- 占腦梗死比例:約占缺血性腦卒中的15%-20%。
5.治療與預防
- 急性期治療:溶栓(如阿替普酶)、抗凝(預防新栓子形成)。
- 長期管理:控制原發病(如房顫抗凝治療)、調整生活方式(如控制血壓、血脂)。
如需更全面的診斷或治療方案,可參考來源網頁(如、、)中的醫學建議。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侖尼烏斯方程保養狀況苄氧基異丁子香酚标量存取控制表面光滑的草黴素處置碼電子資料處理設備定型聚合的二氫熒光素反對稱分子軌道反應曆程分泌失調漢族混合數據類型列式打印機例行程式标志腦不全娜檀甯内部管理協議女性調查專員或監察專員普通肥皂鉛烷基秋田黴素潤滑點生活力說私賣特定區域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