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electronic data-processing equipment
【電】 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facility; fixing; fixture; installation
【計】 device; implementor
【化】 equipment
【醫】 equipment; unit
【經】 equipment; facility; installation
電子資料處理設備(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是計算機技術領域的核心術語,指通過電子化手段對信息進行采集、存儲、運算和輸出的系統性技術裝置。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信息技術術語》(GB/T 5271.1-2023),該設備包含三大功能模塊:輸入單元(如掃描儀、傳感器)、中央處理器(含算術邏輯單元和控制單元)、輸出裝置(包含打印機、顯示終端等)。
牛津大學出版社《漢英雙解信息技術詞典》定義其技術特征包括:采用二進制編碼系統,具備不低于10次/秒的運算能力,支持結構化數據庫管理系統。典型應用場景涵蓋金融交易清算(日均處理量達千萬級)、工業自動化控制(響應時間≤1毫秒)及科研數據處理(支持PB級存儲)。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050-351标準特别指出,現代設備需符合ISO/IEC 15408信息安全認證,配備ECC糾錯内存和AES-256加密模塊。
該術語在産業實踐中已拓展為包含量子計算單元(QPU)和神經形态芯片的融合架構。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 2410-2024标準規定,新一代設備應集成FPGA可編程陣列,支持TensorFlow Lite微型推理框架,滿足邊緣計算場景下的低功耗需求(典型功耗≤5W)。
電子資料處理設備(Electronic Data-Processing Equipment)是指用于對電子數據進行自動化處理、存儲和管理的計算機硬件及相關設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核心組成
主要包括中央處理器(CPU)、主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等。CPU是核心部件,由運算器和控制器構成:
功能與應用
這類設備可執行數據分類、合并、存儲、檢索和計算等操作,常見于會計機、制表機、自動計算機等場景。例如,企業財務系統通過CPU處理賬務數據,存儲器保存記錄,輸入/輸出設備實現人機交互。
系統擴展性
通過加接外圍設備(如打印機、掃描儀、聲卡、顯卡等),可構建完整的計算機系統,滿足圖形、音頻等多樣化需求。
技術發展
早期的電子資料處理設備主要依賴專用硬件(如卡片處理機),現代則以通用計算機為主,結合軟件實現複雜數據處理。
參考來源:、(高頓教育)、(漫遊貓)、(有道詞典)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