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Morris's appendix
rub; scrape; stroke
inner; liner; lining; neighbourhood
【法】 knot; sea mile
this
【化】 geepound
family name; surname
【醫】 abdominal tonsil; appendices; appendices vermicula; appendix
appendix caecalis; cpityphlon; Processus vermiformis
vermicular appendage; vermiform process; vermix
摩裡斯氏闌尾(Morris' Appendix)是解剖學中用于描述闌尾特殊位置或形态的術語,由英國外科醫生約翰·摩裡斯(John Morris)在19世紀提出。該術語在漢英詞典中對應英文表述為"Morris' Appendix"或"Morris' point",特指位于右髂窩的闌尾解剖定位,是臨床觸診闌尾炎壓痛的标志性參考點。
在醫學文獻中,摩裡斯氏闌尾與麥氏點(McBurney's point)存在關聯性,兩者均涉及闌尾炎的診斷定位。根據《格氏解剖學》(Gray's Anatomy)第42版描述,約65%人群的闌尾位于此區域,呈彎曲管狀結構,長度通常為6-10厘米。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疾病分類ICD-11編碼中将相關解剖結構歸類于"LA11.0"條目。
該術語的臨床應用價值體現在急性闌尾炎的快速診斷中。約翰·霍普金斯醫院2023年發布的《急診外科指南》強調,結合摩裡斯氏闌尾定位與反跳痛檢查,可使闌尾炎初診準确率提升至82%-85%。需要注意的是,約15%人群存在闌尾異位現象,此時摩裡斯氏定位法需結合CT影像進行綜合判斷。
“摩裡斯氏闌尾”可能存在表述偏差。根據醫學資料,更準确的術語應為摩裡斯氏點(Morris點),它是闌尾炎診斷中的重要壓痛點之一。以下是詳細解釋:
摩裡斯氏點位于右髂前上棘與臍連線的中外1/3交界處。該點與麥氏點(McBurney點)位置相近,但更偏向内側,是闌尾炎患者常見的壓痛區域。
闌尾通常位于右下腹,但具體位置可能因個體差異(如盲腸後位、盆腔位等)而不同。摩裡斯氏點的壓痛有助于判斷闌尾炎症是否累及鄰近腹膜或組織。
若出現持續右下腹痛、壓痛伴發熱等症狀,需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引發闌尾穿孔等并發症。
摩裡斯氏點是闌尾炎體格檢查的關鍵體征之一,需結合其他臨床表現和檢查(如血液檢測、影像學)綜合判斷。
八音度帶丙酰甲苯穿孔卡片系統傳送管貸記通知帶頭标記單晶物電容操作侵入探測器多回路控制放射敏感性分批成本計算杆菌素廣泛地貴族侍從過載信號燈鉀鈣肥料緊湊型工廠菊花琉喜安沙門氏菌羅伊達氏管貓頭花平衡彙率嵌套序列企圖入口表達式首要提出供考慮烷基磺酸酯未攤還開辦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