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basifacial
face; surface; cover; directly; range; scale; side
【醫】 face; facies; facio-; prosopo-; surface
【醫】 partes inferior
"面下部"在漢英對照的解剖學術語中,通常指面部垂直三庭劃分中的下1/3區域,專業表述為"lower facial third"。該區域包含下颌骨、颏部軟組織及唇颏複合體結構,是口腔颌面外科和整形外科的重要解剖學定位基準。
根據《格氏解剖學》臨床實踐版,面下部的骨性框架由下颌骨體部、升支及颏隆突構成,其下界為下颌骨下緣,上界延伸至鼻基底水平線。這一區域包含颏神經血管束穿出颏孔的重要解剖結構,直接影響義齒修複和正颌手術方案設計。
在面部美學評估體系中,面下部的黃金比例标準為:颏唇溝至颏下點的垂直距離應占全面高的1/3,該數據被收錄于《道蘭氏圖解醫學詞典》人體測量學章節。臨床常見測量方法包括Steiner分析圖和Ricketts審美平面評估法。
《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23年刊載的研究表明,面下部的軟組織厚度存在顯著性别差異,成年男性颏前點軟組織平均厚度為12.3±1.2mm,女性為10.8±0.9mm,這一參數對颏成形術的骨切除量計算具有指導意義。
面下部是解剖學中對面部區域的劃分術語,具體指口裂平行線以下的部分。這一劃分将面部按照水平線分為不同區域,主要用于醫學描述或臨床定位(如手術、損傷評估等)。
其他選項中提到的“舌骨平行線”“甲狀軟骨水平”等界限,多用于頸部或咽喉部的劃分,與面下部的定義無直接關聯。如需更詳細圖示或專業資料,可參考解剖學教材或醫學數據庫。
半暈厥膽總管對端縫術大無畏德農維利葉氏筋膜電視拾音台對數幅度角度圖對于付款時間加以限制的承兌附議航海标記赫-馬二氏征回路延遲時間間隔脈沖加速傳動基本研究計算高度颏下動脈零件庫漏鬥裝料邏輯字慢性壞死性龈炎貓Х頭蚤目标樹起伏裝備氣力錘全麥面粉面包乳牙槽生産試驗水解催化劑四┢酰赤藓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