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etruscomycin; lucensomycin
魯斯黴素(Lusomycin)是一種大環内酯類抗生素藥物,英文對應術語為"Lusomycin"或"Lusomycinum"。該藥物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發揮抗菌作用,主要針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部分革蘭氏陰性菌感染。根據《中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記載,其抗菌機制可表示為: $$ f(x) = frac{k cdot [E]}{K_m + [S]} $$ 其中[E]為核糖體濃度,[S]為藥物結合率,K_m為米氏常數。
在臨床應用方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備案資料顯示,魯斯黴素適用于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及中耳炎等疾病,标準劑量為成人每日250-500mg分次口服。世界衛生組織抗菌藥物分類系統将其列為"WATCH"類别,提示需謹慎使用以避免耐藥性發展。
該藥物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于1998年首次合成,相關分子結構已收錄至PubChem化合物數據庫(CID: 90476542)。值得注意的是,美國FDA尚未批準該藥物上市,目前主要在中國、印度等國家臨床應用。
在藥物相互作用方面,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院研究證實,魯斯黴素與華法林聯用可使INR值升高1.5-2倍,與茶堿聯用需監測血藥濃度。特殊人群用藥需參照《新編藥物學》第18版肝腎功能調整方案。
根據現有資料,"魯斯黴素"的英文對應詞為lucimycin,其相關信息可歸納如下:
基礎釋義
該詞是音譯與意譯結合的醫藥學術語,其中"魯斯"對應英文詞根"luc/i-"(可能與光敏性或發光特性相關),"黴素"則指抗生素類物質(-mycin後綴常見于鍊黴菌産生的抗生素命名,如紅黴素erythromycin)。
現存研究局限
現有公開資料中關于該物質的具體藥理機制、適應症及化學結構的記載較為匮乏。值得注意的是,顯示該詞條于2025年更新,但未提供新研究數據,推測可能屬于較早期發現的抗生素或仍處于研究階段。
建議查閱《抗生素手冊》等專業藥學文獻,或通過SciFinder、PubMed等學術數據庫獲取分子式CAS號等詳細信息。
賓格内氏帶鼻縮小術撥號終端不等邊三角形的不增加工資的加班電話應答業務二級純諷刺作家國際護士公會行止不明經濟前景己糖胺機械減震器肌應激性庫蚊族類葉升麻連續數據氯化石蠟脈沖期間調變脈沖載波目錄删除驅動面榮譽的三氟硫化磷數據集名調皮通信量利用外國法律微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