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delivery time
deliver the goods; delivery
【經】 deliver goods; delivery
hour; time; when; while
【化】 time
【醫】 tempo-; time
【經】 time
在漢英詞典中,"交貨時間"對應的英文翻譯為"delivery time"或"delivery period",指賣方根據合同約定将貨物轉移給買方的時間節點。該術語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法律合同屬性 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33條,交貨時間構成買賣雙方權利義務的核心要素,需在合同中明确約定日曆日期或可推算的時間段。國際商會《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0)将交貨時間細分為貨物"備妥待運"和"實際交付"兩個階段。
物流操作标準 美國供應鍊管理協會(CSCMP)将其定義為從訂單确認到貨物送達客戶指定地點的時間周期,包含生産周期、運輸時間及清關時效等變量。制造業中常采用"門到門"(Door-to-Door)的計算方式,涵蓋包裝、裝運、中轉等全流程。
國際貿易術語差異 《牛津商務英語詞典》指出,FOB術語下交貨時間以貨物越過船舷為界,而DDP術語則延伸至目的地完成清關交付為止。世界銀行物流績效指數(LPI)數據顯示,全球平均交貨時間從2018年的12.5天縮短至2023年的9.8天,但地區差異仍顯著存在。
交貨時間是指賣方按照合同約定将貨物交付給買方或承運人的具體期限,是買賣雙方在交易中約定的核心條款之一。以下從不同角度綜合解釋該概念:
核心定義
根據《民法典》及國際貿易慣例,交貨時間指賣方按合同規定将貨物交付買方或承運人的期限。若合同未明确約定,雙方可補充協議或按交易習慣确定。
法律條款中的關鍵點
FOB條款下的界定
在FOB(離岸價)貿易術語中,交貨時間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運輸工具(如船舶)的日期,而非到達買方所在地的時間。
信用證與交貨期的關聯
若采用信用證結算,賣方需确保運輸單據日期不晚于信用證到期日。我國出口業務通常要求議付到期日比交貨期延後15天。
主要影響因素
實務操作建議
合理約定交貨時間可避免違約風險,提升客戶滿意度,尤其在制造業和跨境貿易中直接影響訂單履行效率。
安貝爾氏征奧保釋權标頭值标準氣體混合物草蜻蛉隊列名峰段合成公式計數器廣告部果糖-1,6-二磷酸互調伏安法結構定義卷纏絕緣紙君臨的寬慰藍晶石磷酸安普洛托品内部冷卻的膿蛋白派奧克坦甯帕興氏小體潛入者啟弧燃燒法熱擴散勢使用期限梯度線圖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