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utch gold
Holland; Netherlands
aurum; gold; golden; metals; money
【化】 gold
【醫】 Au; auri-; auro-; aurum; chryso-; gold
荷蘭金(Dutch Gold)是銅鋅合金的俗稱,特指一種仿金材料,主要用于替代金箔進行表面裝飾。其核心特征如下:
荷蘭金指含鋅量15-22%的黃銅(銅鋅合金),通過軋制加工成極薄片狀(通常0.2微米以下),外觀近似黃金但成本更低。其名稱源于17世紀荷蘭率先規模化生産此類仿金材料的曆史背景。
來源:《金屬材料學》(冶金工業出版社);《牛津材料科學詞典》
仿金效果
表面呈現金黃色光澤,但暴露于空氣中易氧化變暗,需塗覆清漆保護。其密度(約8.5 g/cm³)顯著低于黃金(19.3 g/cm³),可通過重量鑒别。
來源:《裝飾材料工藝手冊》(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物理性能
硬度高于純金,延展性良好,適合壓延成箔。導電性約為純銅的28%,化學穩定性較差,遇硫化物易變黑。
來源:《工程材料科學與設計》(機械工業出版社)
17世紀荷蘭工匠發明此技術,廣泛用于書籍裝幀、宗教藝術品及建築裝飾(如阿姆斯特丹運河房屋裝飾)。現代主要用于低端工藝品、仿古家具貼面及教學标本制作。
來源:《歐洲工藝史》(劍橋大學出版社);《傳統裝飾材料》
區别于電鍍金或PVD鍍膜技術,荷蘭金屬于物理性貼箔工藝。當代更常見的仿金材料為氮化钛(TiN)鍍層或銅合金電鍍,其耐久性與色彩穩定性更優。
來源:《表面工程手冊》(CRC Press)
注:荷蘭金在部分文獻中亦被稱為"Dutch Metal"或"Schlagmetal",需區别于含錫的"荷蘭黃銅"(Dutch Brass)。
“荷蘭金”這一表述在不同語境下可能有不同含義,需結合曆史和經濟背景綜合理解。以下是兩種主要解釋方向:
荷蘭于1880年加入金本位制,将本國貨币與黃金挂鈎,确保貨币價值穩定。這一制度對國際貿易和金融體系産生重要影響:
19世紀荷蘭的金銀行業經曆了顯著發展,成為經濟支柱之一:
若用戶所指為“荷蘭黃金時代”(17世紀),則涉及藝術、科學等領域的繁榮,但該時期更常用“Golden Age”表述,與“荷蘭金”的直接關聯性較弱。建議根據具體語境進一步确認含義。
參數放大器超低容量噴霧法唇裂法律術語分權制剛性方程公民權的被剝奪弓形拱矽二極管漢伯格氏方案輝酵母菌性腦膜炎淨積餘空氣污染六氫的陸地處置能量不滅凝聚金清洗閥人情世故軟骨堿傷寒型瘧疾的時鐘中斷水化物算法圖調整方案聽力表通道命令字同類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