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币基金協定英文解釋翻譯、國際貨币基金協定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greement
相關詞條:
1.BrettonWoodAgreement
分詞翻譯:
國際貨币基金的英語翻譯:
【經】 Imf
協定的英語翻譯:
accord; concert; convention; deal; pact; agreement
【經】 accord; agreement; agreements; pact; treaty
專業解析
《國際貨币基金協定》(Articles of Agre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是創建并管理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的核心法律文件。它是一份多邊條約,為戰後國際貨币體系的運作确立了基本規則和框架。以下是基于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定義與宗旨
該協定是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的主要成果之一,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生效。其首要宗旨是促進國際貨币合作、穩定彙率、避免競争性貨币貶值,并為成員國提供臨時資金支持以糾正國際收支失衡,從而維護全球金融穩定與經濟增長。英文定義為:"The Articles of Agreement are the treaty that establishe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setting forth its purposes,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operational policies"。
二、核心内容條款
- 彙率制度(Exchange Arrangements):最初确立以黃金和美元為中心的固定彙率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後經修訂允許成員國選擇浮動彙率制,但要求避免操縱彙率獲取不公平競争優勢。
- 特别提款權(SDR):協定創設SDR作為國際儲備資産補充,其價值由美元、歐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鎊組成的貨币籃子決定,用于IMF内部記賬、成員國間清算或償還IMF債務。
- 資金支持機制(Financial Assistance):規定IMF通過普通賬戶(General Department)向面臨國際收支困難的成員國提供貸款,條件是其需實施經濟調整政策。
- 治理結構(Governance):明确IMF由理事會(Board of Governors)、執行董事會(Executive Board)和管理層構成,投票權按成員國份額(Quota)分配,反映其在全球經濟中的相對地位。
三、曆史意義與修訂
該協定奠定了二戰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貨币體系,其八次修訂(如1978年允許浮動彙率、2008年改革份額分配)反映了全球經濟格局的演變。中國于1980年恢複在IMF的合法席位,成為該協定的重要締約方。
權威參考來源:
- IMF官網協定文本:提供協定全文及修訂曆史(https://www.imf.org/external/pubs/ft/aa/index.htm)。
- 聯合國條約庫:收錄協定籤署及生效信息(https://treaties.un.org/)。
- 美聯儲解釋文件:概述核心條款(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onetarypolicy/imf.htm)。
- 中國外交部條約數據庫:記錄中國加入信息(https://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tytj_674911/)。
網絡擴展解釋
國際貨币基金協定(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greement)是國際貨币體系的核心法律框架,于1944年7月通過,1945年12月27日正式生效,并據此成立了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以下是其核心内容與作用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曆史背景
- 起源
該協定誕生于1944年聯合國貨币金融會議(即布雷頓森林會議),旨在重建戰後國際貨币秩序,促進經濟合作。
- 修訂曆程
協定最初由31條構成,後于1969年、1976年兩次修訂,以適應國際金融環境的變化。
二、主要内容
-
宗旨
協定第一條明确了IMF的六大目标,包括:
- 促進國際貨币合作與彙率穩定;
- 擴大國際貿易平衡發展,提高就業與收入水平;
- 避免競争性貨币貶值;
- 建立多邊支付體系,消除外彙管制;
- 為成員國提供短期資金支持以調整國際收支失衡。
-
職能與業務
- 監督與協調:監督成員國執行協定條款,确保國際貨币體系穩定(如布雷頓森林體系);
- 貸款援助:向面臨國際收支困難的成員國提供貸款,并影響其財政政策;
- 技術援助:協助成員國改革經濟政策,加強金融管理能力。
-
組織結構
- 最高權力機構:理事會(由各成員國代表組成);
- 日常管理機構:執行董事會(負責具體業務運作)。
-
成員國權利與義務
- 成員國以認繳份額形式參與,份額決定其投票權與貸款額度;
- 需遵守協定第八條款,包括開放貨币主權、允許外币支付等,但限制他國無限制兌換本國貨币。
三、作用與影響
- 穩定國際貨币體系
通過彙率監督和資金支持,緩解成員國短期國際收支危機,促進戰後經濟複蘇。
- 推動全球化與貿易
消除外彙管制,促進資本自由流動,為國際貿易擴大提供制度保障。
- 争議與挑戰
部分條款(如第八條)被認為削弱了成員國貨币主權,且貸款條件可能影響中小國家政策自主性。
四、與中國的關系
中國于1945年籤署協定,1980年恢複在IMF的合法席位,積極參與國際貨币治理改革。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國際貨币基金協定》原文或IMF官網公開文件。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奧厄巴赫氏神經節財政法規抽樣示波器吊錨索地區代表制二溴桂皮酸乙酯反向放電高抗擾度接觸口器件共同用色譜分析好心彙兌漲落回旋澆口傑耳克斯氏手術金色抗黴素絕熱測熱計米哈爾斯基重排米舍爾氏小管牛磺膽酸鈉女洗衣員癬平行程式規劃七極混頻管請求寬恕球晶熱電的調幅吞吐脫落酸妥魯香膠樹瓦松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