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訪問存儲器英文解釋翻譯、可訪問存儲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addressable storage
分詞翻譯:
可的英語翻譯: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訪問存儲器的英語翻譯:
【計】 access memory
專業解析
可訪問存儲器(Accessible Memory)的漢英詞典釋義
核心定義
在計算機體系結構中,“可訪問存儲器”指中央處理器(CPU)可直接尋址并讀寫的存儲單元,其物理地址映射在操作系統的有效地址空間内。該術語強調存儲介質的可尋址性(Addressability)與實時訪問能力(Real-Time Accessibility),區别于離線存儲設備(如磁帶備份庫)。
技術特征詳解
-
訪問機制
- 直接尋址:CPU通過内存地址總線(Memory Address Bus)直接定位存儲位置,無需中間轉換層。例如DRAM通過行列地址選通信號實現納秒級響應。
- 映射範圍:受限于處理器位數(如32位系統最大尋址4GB空間),需通過分頁(Paging)或段式管理擴展邏輯地址空間。
-
性能參數
- 訪問時間(Access Time):從發起請求到數據就緒的延遲,典型DRAM為50-100納秒。
- 帶寬(Bandwidth):單位時間傳輸數據量,如DDR5内存達51.2GB/s。
-
層級分類
- 主存儲器(Primary Storage):動态隨機存儲器(DRAM)、靜态隨機存儲器(SRAM)。
- 緩存存儲器(Cache Memory):L1/L2/L3緩存,采用SRAM加速高頻訪問。
- 映射外設:内存映射I/O(Memory-Mapped I/O)将設備寄存器映射至地址空間。
應用場景與限制
- 實時系統需求:嵌入式系統中需确保關鍵代碼常駐可訪問内存(如TCM緊耦合存儲器),滿足硬實時(Hard Real-Time)約束。
- 安全隔離:現代OS通過内存管理單元(MMU)劃分用戶/内核空間,防止越權訪問(如Linux的KASLR機制)。
- 物理擴展瓶頸:馮·諾依曼架構下,内存牆(Memory Wall)問題導緻CPU與存儲器速度失配,需依靠3D堆疊(如HBM)突破帶寬限制。
權威參考文獻
- IEEE标準協會. IEEE Std 1394-2008: 高性能串行總線架構(定義存儲器映射規範)
- Hennessy, J.L. & Patterson, D.A. 計算機體系結構:量化研究方法(第6版). Morgan Kaufmann, 2017
- 英特爾技術文檔. 内存控制器工作原理(官方硬件設計指南)
: https://standards.ieee.org/standard/1394-2008.html
: https://www.elsevier.com/books/computer-architecture/hennessy/978-0-12-811905-1
: https://www.intel.com/content/www/us/en/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technology/memory.html
網絡擴展解釋
“可訪問存儲器”是計算機系統中能夠被直接讀寫或操作的存儲設備或區域,其核心含義需結合“存儲器”和“可訪問性”兩方面理解:
-
存儲器的定義
存儲器是計算機中用于保存程式、數據及運算結果的記憶設備,分為内存儲器(内存)和外存儲器(外存)兩類。内存由CPU直接訪問(如RAM、ROM),而外存(如硬盤、光盤)需通過輸入輸出系統與内存交互。
-
“可訪問”的特定含義
- 直接訪問性:指CPU或程式無需複雜轉換即可直接讀寫存儲單元,例如内存通過地址總線直接尋址。
- 技術實現:在編程中,可通過指針操作(如C語言中将地址強制轉換為指針訪問寄存器或RAM)或結構體映射實現特定存儲區域的訪問。
- 功能範圍:通常指内存這類高速、易失性存儲介質,但廣義上也可包含外存中已加載至内存緩沖區的數據。
-
典型應用場景
- 程式運行時,指令和臨時數據存放于可訪問的内存中;
- 硬件開發中,通過地址直接操作寄存器或特定存儲區域(如嵌入式系統)。
該詞強調存儲介質對處理器的直接可用性,是計算機實現高效數據處理的基礎條件之一。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産生式樹導納向量低分子量化合物定日鏡對凹的多步任務發工資日附舌骨囊腫後台壞加拿大膠杉檢測堅牢黃結果良好的急性胸膜炎劇目可靠潤滑硫酸金離子間吸力婁曼氏平底足平衡闆鋁糊鋁基合金模拟交換奈-窦二氏現象耐灰塵色牢度氣泡浴時序搜索目錄樹調節子微弱呼吸未受請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