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criptions on bronze
金文是中國古代青銅器銘文的統稱,專指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如鐘、鼎、簋等禮器)表面的文字。其名稱源于"吉金文字"的簡稱,因古代稱青銅為"金",故稱金文。作為漢字發展的重要階段,金文在文字學、曆史學和考古學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核心特征與學術價值
漢英翻譯對照
在權威漢英詞典中,金文标準譯法為"Bronze Inscriptions",學界亦保留音譯"Jinwen"。如《ABC漢英大詞典》特别标注其時間屬性:"inscriptions on ancient bronze objects (Shang & Zhou Dynasties, c.1600-256 BCE)"。
學術研究依據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數據庫收錄逾1.2萬件帶銘青銅器,其中1200餘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為金文研究提供實物佐證。容庚《金文編》收錄2420字,至今仍是金文字形研究的基準工具書。
金文是古代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主要流行于商周至秦漢時期,具有重要的曆史與藝術價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金文又稱“鐘鼎文”或“吉金文字”,因商周時期青銅器被稱為“吉金”而得名。其内容多為祭祀、賞賜、征伐等事件的記錄,常見于禮器(如鼎)、樂器(如鐘)等器物上。
金文是研究商周社會的一手史料,例如西周《毛公鼎》銘文長達499字,記錄了周王治國策略,被稱為“青銅史書”。同時,金文對書法藝術發展影響深遠,是篆書的重要源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器物銘文或分期特征,中的學術分析。
安特甘倍增器放大因數波段選擇器捕獲截面導管周的倒圓錐形頂層對流管二甲汞芬美曲嗪航空醫學核右移夾竹桃科解整流基極擴展電阻進廠前閉鎖工廠機械油力學系統期中審計人身保險單肉的乳腺小葉視頻率十三烷酰思想障礙素方花速記預加工程式提貨完美晶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