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scriptions on bronze
金文是中国古代青铜器铭文的统称,专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如钟、鼎、簋等礼器)表面的文字。其名称源于"吉金文字"的简称,因古代称青铜为"金",故称金文。作为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金文在文字学、历史学和考古学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核心特征与学术价值
汉英翻译对照
在权威汉英词典中,金文标准译法为"Bronze Inscriptions",学界亦保留音译"Jinwen"。如《ABC汉英大词典》特别标注其时间属性:"inscriptions on ancient bronze objects (Shang & Zhou Dynasties, c.1600-256 BCE)"。
学术研究依据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数据库收录逾1.2万件带铭青铜器,其中1200余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金文研究提供实物佐证。容庚《金文编》收录2420字,至今仍是金文字形研究的基准工具书。
金文是古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主要流行于商周至秦汉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与艺术价值。以下是详细解释:
金文又称“钟鼎文”或“吉金文字”,因商周时期青铜器被称为“吉金”而得名。其内容多为祭祀、赏赐、征伐等事件的记录,常见于礼器(如鼎)、乐器(如钟)等器物上。
金文是研究商周社会的一手史料,例如西周《毛公鼎》铭文长达499字,记录了周王治国策略,被称为“青铜史书”。同时,金文对书法艺术发展影响深远,是篆书的重要源头。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器物铭文或分期特征,中的学术分析。
不规则显示不精确串行存取存储器粗感觉挡板高度电荷转移定期股利读分类程序多模态二价羧酸二氢青霉素F高产井固有滑翔角故障概率基本类型惊厥酒钱硫化丙烯马丁-侯方程敏度泥板岩脓疱性疱疹生成过程事务处理程序首席状师髓细胞增多症糖用活性炭摊还铁声储存器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