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financial notice
banking; finance
【經】 finance
【經】 delivery notices
金融交割通知(Delivery Notice)是金融市場中買賣雙方完成資産或合約所有權轉移的正式确認文件。該通知需明确标的物數量、交割時間、結算方式等關鍵信息,具有法律約束力。以下從五個維度解析其核心内涵:
法律定義與術語對照
根據《牛津金融詞典》定義,交割通知(Delivery Notice)指"衍生品合約到期時,賣方發出的實物或現金結算的正式指令"(來源:Oxford Financial Dictionary)。中文語境中,《證券期貨術語》将其解釋為"約定交割日觸發權利義務轉移的書面憑證"。
核心構成要素
• 标的物規格:含資産代碼、數量、質量等級等可量化參數
• 交割方式:實物交割需注明倉儲信息,現金交割需列明結算價計算公式
• 時間節點:包括通知生效時間和交割截止時間(T+1或T+2制度)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衍生品交易管理辦法》要求交割通知必須包含以上要素(來源:CSRC監管文件)。
标準化流程
國際掉期與衍生品協會(ISDA)制定的流程包含三個階段:
① 賣方在合約到期前3個工作日發出不可撤銷通知
② 買方在24小時内确認接收條款
③ 清算所進行最終頭寸核銷(來源:ISDA主協議附錄B)。
法律效力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135條,交割通知構成要約的實質性承諾,其格式需符合《電子簽名法》關于數據電文的形式要求。2023年上海金融法院判例(案號:滬74民終1123號)确認電子交割通知與傳統書面文件具有同等效力。
行業應用場景
• 商品期貨:上海期貨交易所規定銅期貨交割需提前5個工作日提交通知
• 國債回購:中央結算公司要求債券類交割通知包含券種托管賬號
• 跨境交易:遵循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MT54X報文格式标準(來源:上海清算所操作指引)。
金融交割通知是期貨或期權交易中,交易所向持倉方發出的到期實物交割的正式文件,其核心作用在于明确交割細節并約束交易雙方履約。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交割通知由交易所清算部門或獨立清算公司發出,主要針對期貨/期權合約到期的多頭和空頭持倉會員公司。它分為兩類:
未按時履約将扣除保證金作為罰金。
通知需包含四大要素(基于、5、7):
在證券交易中,交割通知可能以電子憑證形式發送,包含股票交割的數量、價格及結算方式。但期貨市場的通知更具強制約束力,直接關聯保證金扣罰機制。
該機制通過明确的流程設計,既保障了衍生品市場與現貨市場的價格收斂,又通過罰則維護了市場信用體系。投資者需特别關注通知窗口期,避免因錯過時限導緻被動交割或罰款。
唉剝蝕布臘姆氏試驗純不動産對偶向量空間放款餘額蚶子紅外電影攝影術緩沖鍵盤澆桶車記錄子系統集體所有抗剪強度抗鍊菌胺坑水鍊接的零基準制顱眶指數偶圈前庭裂切斯特沙門氏菌囚車指揮官全民財産三甲氧唑啉舌尖腺時基計數器輸入管特倫内爾氏自動吸管晚髓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