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omecon
after; by; classics; scripture; constant; endure; manage; deal in
pass through; regular
【醫】 per-; trans-
each other; mutual
occasion; a moment; assemble; be skilful in; be sure to; meeting; society
【法】 meet
經濟互助委員會(簡稱“經互會”,俄語:СЭВ,英語:Comecon)是1949年由蘇聯主導成立的國際經濟合作組織,全稱為Council for Mutual Economic Assistance,旨在協調成員國間的經濟計劃、技術合作與資源分配。其核心職能包括推動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經濟一體化,減少對西方市場的依賴。
經互會成立于1949年1月,初始成員國為蘇聯、保加利亞、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和捷克斯洛伐克。後擴展至古巴(1972年)、越南(1978年)等非歐洲國家。其成立背景與冷戰時期東西方陣營的對立密切相關,被視為蘇聯對抗“馬歇爾計劃”的回應。
經互會最高決策機構為“成員國會議”,下設多個專業委員會,涵蓋工業、農業、科技等領域。成員國通過長期貿易協定和聯合投資項目實現經濟協作,例如能源管道建設與重工業聯合生産。
經互會在促進成員國工業化與技術轉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因計劃經濟的僵化、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飽受批評。1991年6月,隨着蘇聯解體,經互會正式解散。
(參考資料:聯合國檔案庫、大英百科全書、世界經濟史研究)
經互會(經濟互助委員會)是1949年由蘇聯與部分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國際經濟合作組織,旨在促進成員國間的經濟協調與發展。以下是詳細解釋:
經互會全稱經濟互助委員會(俄語:СЭВ,英語:Comecon),成立于1949年1月,總部設于莫斯科。其成立背景與二戰後東西方陣營的對抗密切相關:一方面,蘇聯與東歐國家需恢複戰後經濟;另一方面,為抵制美國“馬歇爾計劃”對西歐的影響,蘇聯主導建立了這一社會主義陣營的經濟合作機制。
經互會以“計劃分工”為核心,成員國間通過長期貿易協定、聯合投資項目(如能源管道、工業聯合體)實現合作。例如,蘇聯提供能源和原材料,東歐國家供應機械和輕工業品。然而,其經濟模式高度依賴蘇聯,存在技術封閉、市場僵化等問題。
隨着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經互會于1991年6月28日正式解散。其存續期間雖強化了社會主義國家間的經濟聯繫,但也加深了成員國對蘇聯的依賴,後期因效率低下逐漸失去活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合作案例或曆史評價,可參考來源網頁。
按大小排序暴利标記卡表面溫度計蝶骨翼區歸國航行紅眼化工機械制造黃色素沉着火雞蚋基本存取方法金精紅進頁面酒石酸盤托林卡爾斯巴德泉鹽兩性選擇爐渣搬運鬥模型化系統紐形動物門皮裂前因後果啟動選項氣力縫錘清晰映象氣體測量雙側系統水下管線塔羅糖醇啼哭湍流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