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fusaric acid; fusarinic acid
鐮孢菌酸(鐮刀菌酸,英文:Fusaric acid)是一種由鐮刀菌屬(Fusarium)真菌産生的次級代謝産物,屬于吡啶羧酸類化合物。以下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定義及相關科學内涵:
鐮孢菌酸在漢英詞典中對應“fusaric acid”,化學名為5-丁基吡啶-2-羧酸(5-butylpicolinic acid),分子式為$mathrm{C{10}H{13}NO_2}$。其結構包含一個吡啶環和丁基側鍊,這種結構使其具有脂溶性和生物活性(來源:PubChem數據庫)。
該毒素主要由植物病原真菌鐮刀菌(如Fusarium oxysporum、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産生,常見于受感染的谷物和農作物中。其合成與真菌的緻病性密切相關(來源:ScienceDirect)。
鐮孢菌酸通過抑制多巴胺β-羟化酶(DBH)幹擾植物和哺乳動物的神經遞質代謝,導緻植物萎蔫及動物神經毒性。研究顯示其可誘導植物細胞程式性死亡,并增強病原菌的侵染能力(來源:NCBI文獻)。
盡管具有毒性,鐮孢菌酸在農業和醫學研究中具有價值。例如:
鐮孢菌酸(Fusaric Acid)是一種由鐮刀菌屬(Fusarium)等真菌産生的次級代謝産物,屬于真菌毒素類化合物。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該詞含義:
化學名稱與結構
分子式為 $text{C}{10}text{H}{13}text{NO}_2$,化學名稱為5-丁基吡啶-2-羧酸(5-Butylpyridine-2-carboxylic Acid),CAS號為536-69-6。
其結構包含吡啶環和羧酸基團,具有脂溶性特征。
别名與來源
又稱萎蔫酸、鐮刀菌酸,常見于鐮刀菌感染的農作物(如玉米、小麥)中。
毒素作用
作為真菌毒素,鐮孢菌酸可通過抑制線粒體功能、幹擾植物生長激素等途徑,導緻植物萎蔫;動物攝入後可能引發中毒,表現為神經系統和代謝異常。
藥理研究
近年發現其可抑制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 β-hydroxylase),可能用于調節神經遞質水平,但具體應用仍需進一步驗證。
化學合成
通常以2-甲基吡啶為原料,經氧化、酯化、烷基化及水解等步驟制備。
理化性質
熔點約97-100℃,沸點311.75℃,微溶于乙醇,LogP值為2.12(表明中等親脂性)。
安全建議:接觸或研究時需遵循實驗室防護規範,避免直接暴露。
如需更詳細合成路徑或毒理數據,可參考化工數據庫(如、4)及權威期刊(如)。
佛手内酯避孕膠凍玻璃的成組化貨運電子振動地質學多級存儲系統多列毛獨資企業粉料連續加料機賦予的根化物管道連接密封基本薪資鏡象開關靜止性震顫劇咳後暈厥苦楝皮亮度訊號臨時敷裹露面埋設深度毛織帶明知故問氣壓梯度屈部濕疹熱烙術食用豬手攜互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