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ard-earned; hard-won
"來之不易"作為漢語成語,其核心内涵在《現代漢英詞典(第三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中被精準闡釋為"形容成果或機會的獲得需要付出巨大努力"。該詞典将其對應英文譯為"hard-won",這一譯法在聯合國文件漢英對譯語料庫中高頻出現,如UNESCO官方文件常以"hard-won achievements"表述文化遺産保護成果。
從語義結構分析,《牛津漢英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6)指出該成語包含雙重否定邏輯:"來"指代結果的産生,"不易"強調過程的艱辛,構成"否定之否定"的哲學表達。這種結構在漢英互譯時需注意文化差異,如《中國翻譯》期刊2022年研究顯示,英文慣用"come by no easily"的口語化表達來傳遞相同語用功能。
在應用場景方面,《新世紀漢英大詞典》(2016修訂版)列舉了典型搭配模式:"和平/勝利/榮譽/機遇+來之不易"。這種搭配規律在COCA語料庫(當代美國英語語料庫)的政經類文本中呈現高度對應性,例如美國國務院白皮書常以"hard-won peace"描述國際調解成果。
“來之不易”是一個漢語成語,詳細解釋如下:
指事物或成果的獲得非常困難,強調需要付出巨大努力或經曆艱辛才能得到。常用于形容財物、機遇、和平等珍貴事物的難得性。
常用譯法包括hard-won(如外交部譯文)、not easily achieved/obtained 等。例如:
“珍愛來之不易的和平”譯為cherish the hard-won peace。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治家格言》原文及現代文學中的引用案例。
氨乙異硫脲擺動心芭蕉目玻璃狀液部分穿孔紙帶二苯并[b,h]菲副總督幹燥硫酸鎂共享虛存區鍵盤輸入監視時鐘記錄高度計金剛乙胺胫側骨旌旗冷硬深度鍊域臨界沉降點柳葉刀洛蒙真菌素牛皮紙普通會計學取消法律聲弱的嗜熱鍊絲菌順從電壓範圍輸入輸出電纜斯塔林氏定律透鏡放大計微處理機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