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蝰科英文解釋翻譯、蝰科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Viperidae

分詞翻譯:

蝰的英語翻譯:

【醫】 viperine

科的英語翻譯:

a branch of academic study; family; pass a sentence; section
【化】 family
【醫】 department; family; family systematic
【經】 accountant's department; division head; section

專業解析

蝰科(學名:Viperidae)是爬行綱蛇目下的一類毒蛇總稱,英文對應術語為"viper"。該科物種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1. 形态特征 蝰科蛇類頭部呈三角形,瞳孔垂直橢圓形,軀幹粗短。其最顯著特征為管狀中空毒牙,可折疊收納入上颌(據《中國動物志》爬行綱第三卷)。

  2. 毒性機制 分泌血循環毒素(hemotoxic venom),通過破壞血液系統和肌肉組織導緻獵物體内出血。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數據庫顯示,這類毒素含有金屬蛋白酶和磷脂酶A2等成分。

  3. 生态分布 全球現存3個亞科:真蝰亞科(Viperinae)、蝮亞科(Crotalinae)和穴蝰亞科(Azemiopinae),共32屬368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23年統計數據)。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非洲及美洲。

  4. 代表物種 包括響尾蛇(Crotalus)、歐洲蝰(Vipera berus)、竹葉青(Trimeresurus)等。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标本館收錄的蝰科模式标本達2,300餘件。

該科物種在生态系統中扮演頂級捕食者角色,其毒液成分在醫學領域具有抗凝血藥物研發價值(《毒素學進展》2024年第7卷)。

網絡擴展解釋

蝰科(Viperidae)是蛇類中高度特化的管牙類毒蛇,其成員具有折疊式毒牙和以血循毒為主的毒液。以下是關于蝰科的詳細解釋:

1.分類與亞科

蝰科分為三個亞科:

2.形态特征

3.毒液特性

4.分布與生态

5.代表性物種

蝰科成員因毒牙結構先進、毒性強,成為陸生生态系統中重要的頂級捕食者,同時也是對人類威脅較大的毒蛇類群。需注意,其毒液類型和強度因物種而異,遇到時應保持距離。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闆英尺丙谷酰胺成塊的唇向錯位單眼腹腔支海牙合法繼承紅外區互補系列混合療法結社酒精燈急性天疱瘡抗溶素作用可動性可裂變度參數模糊模式識别偶環和羟基三十一酸前十二指腸炎輕視聲能通量密度攝生雙槽斯蒂芬反應絲狀細菌科酸性柏思麥鋼藤黃菌素鐵矽末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