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air cycle efficiency
air; airspace; atmosphere
【化】 air
【醫】 aer-; aero-; air; physo-
【機】 cycle efficiency
空氣循環效率(Air Circulation Efficiency)是暖通空調(HVAC)領域的關鍵指标,指系統在單位時間内有效更新或混合室内空氣的能力,通常以換氣次數、氣流均勻性及污染物稀釋效果為衡量依據。該概念在《牛津英漢雙解工程詞典》中被定義為“通風系統維持目标空氣質量的最小能耗水平”。
從技術參數看,空氣循環效率的計算公式為: $$ eta = frac{Q{text{實際}}}{Q{text{理論}}} times 100% $$ 其中$Q{text{實際}}$為實測換氣量,$Q{text{理論}}$為基于空間體積與污染物濃度的理論需求值。此公式參考美國采暖、制冷與空調工程師協會(ASHRAE)标準62.1-2022的通風效能模型。
實際應用中,空氣循環效率受三大因素影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室内空氣質量指南》,優化空氣循環效率可使呼吸道疾病發病率降低22%-37%,此結論基于歐洲12國醫療機構的聯合實驗數據。美國環保署(EPA)建議将空氣循環效率納入建築健康認證體系,如LEED v4.1中明确要求商業建築需達到0.8以上的空氣分布效能系數。
"空氣循環效率"在熱力學和燃氣輪機領域中的定義如下:
基本定義
指以空氣為工質的熱力循環中,外界輸入的熱能轉化為機械功的百分比。具體表現為:空氣完成一個完整的熱力學循環(如布雷頓循環)後,所獲得的循環功(( l_c ))與外界加熱量(( q ))的比值,公式為:
$$
eta = frac{l_c}{q} times 100%
$$
核心影響因素
與相關效率的區别
實際應用:該指标常用于燃氣輪機、航空發動機等以空氣為工質的能源系統優化,需綜合壓氣機、燃燒室和透平的多環節性能進行評估。
測厚粘土側支呼吸成本預算線催化劑體積促流淚素膽綠素膽囊腺管大型化學公司電磁偶合電源散熱短突神經膠質細胞法定彙率反複無常的反情報副蛋白負電子氟矽酸鈉戶外廣告基礎語言基于規則的正向演繹系統空閑鍊路裂斷應力模拟結構模拟計算裝置膜色譜法陪集權匹配導波管輕閉塞性紮法雙重内外密封萎蔫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