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褥熱英文解釋翻譯、産褥熱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puerperal fever
【醫】 childbed fever; febris puerperalis; lechopyra; lochiopyra; lochopyra
puerperal fever
分詞翻譯:
産的英語翻譯:
give birth to; lay; produce
【醫】 toco-; toko-
褥的英語翻譯:
cotton-padded mattress
【醫】 bed
熱的英語翻譯:
ardent; caloric; craze; eager; fever; heat; hot; warm
【化】 heat
【醫】 calor; cauma; febris; fever; fievre; heat; hyperthermia; hyperthermy
phlegmasia; phlegmonosis; pyreto-; pyro-; therm-; thermo-
專業解析
産褥熱 (Chǎnrù Rè / Puerperal Fever)
定義
産褥熱指産婦在分娩後24小時至10天内,因生殖道受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發熱性疾病,體溫至少兩次達到或超過38℃(口表測量)。該病曾被稱為“産後發熱”或“産褥期感染”,是圍産期嚴重并發症之一。
臨床特征
典型症狀包括持續性發熱、下腹痛、惡露異味、子宮壓痛及全身乏力。重症可能進展為盆腔腹膜炎、膿毒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
病原學
主要病原體為A組溶血性鍊球菌(GAS)、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杆菌及厭氧菌群。感染多源于分娩過程中醫療器械消毒不徹底、産道損傷或産後衛生不良 。
診斷标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南,産後24小時至10天内出現≥38℃的發熱,并排除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其他發熱原因,即可臨床診斷為産褥熱 。
權威參考文獻
- 世界衛生組織 (WHO). 《産後護理指南》 (2023), 第4.2章産褥期感染管理.
- 美國疾控中心 (CDC). 《産科感染監測與防治手冊》 (2020), 細菌性病原體章節.
- 《牛津婦産科學詞典》 (第11版), "Puerperal Fever" 詞條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
産褥熱,又稱“産後發熱”或“産褥感染”,是産婦在産褥期(分娩後6周内)因生殖道感染引發的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反應。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1.定義與核心特征
産褥熱主要表現為體溫異常升高。根據臨床标準,若産後24小時至10天内,每日4次體溫測量中有2次≥38℃,即可懷疑為産褥感染。其本質是細菌等病原體侵入産道引發的感染,發生率約為6%。
2.主要症狀
- 發熱:體溫≥38℃,可能伴隨寒戰或持續低熱。
- 疼痛:下腹疼痛、子宮壓痛或會陰傷口紅腫痛。
- 惡露異常:分泌物增多、顔色變深、有惡臭。
- 其他症狀:嚴重時可能出現惡心、嘔吐、循環衰竭等全身症狀。
3.感染原因與途徑
- 病原體:以細菌為主(如鍊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杆菌),也可能涉及支原體、衣原體。
- 感染途徑:
- 外源性:分娩時消毒不嚴、産前性行為或産後衛生不良導緻外部病原體侵入。
- 内源性:産婦免疫力下降,生殖道原有菌群失衡引發感染。
- 高危因素:胎膜早破、産程延長、産後出血、胎膜殘留等。
4.診斷與治療
- 診斷依據:結合體溫、症狀及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分泌物培養)。
- 治療原則:以抗生素抗感染為主,輔以補液、退熱等支持治療,嚴重者需住院處理。
5.預防措施
- 産前:加強營養、避免産前性行為。
- 産時:嚴格無菌操作,減少不必要的内診。
- 産後:保持外陰清潔、及時更換衛生用品,觀察惡露變化。
補充說明
産褥熱曾被稱為“月子病”,在醫學不發達時期緻死率較高,現代通過規範醫療和抗生素應用已顯著降低風險。若出現疑似症狀,需及時就醫以避免發展為敗血症等嚴重并發症。
(更多細節可參考來源:漢典、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家庭醫生線上等)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背日性不愛國的不穩定脈成肌細胞籌謀者代表團大桅樓發假誓鈣沸石感應加熱器公共汽車站光纖關上截割限制器睫狀小帶切開術凱托沙卡拉牙膠克利普托連杆銷碼區内部管制制度偏轉轭皮帶傳動屏幕群多路複用器閃爍率铈的酸式己二酸鹽塑性形變理論網膜檢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