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uncracked hydrocarbon
not
【化】 cracking
【化】 hydrocarbon
【醫】 carbureted hydrogen; hydrocarbon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未裂化的烴"指未經過裂化(cracking)工藝處理的烴類化合物。其核心釋義與專業應用如下:
漢字本義
"未裂化"強調物質未發生化學鍵斷裂的狀态,"烴"特指僅含碳氫元素的有機化合物(碳氫化合物)。組合後指保持原始分子結構的烴類。
英文對應術語
直譯為"uncracked hydrocarbons",專業文獻中亦表述為"non-cracked hydrocarbons" 或"virgin hydrocarbons"。
未裂化的烴主要指石油煉制過程中未經裂化反應的原油組分。其特性包括:
石化原料
未裂化的重質烴(如減壓瓦斯油)是催化裂化(FCC)裝置的核心進料,通過裂解生産輕質燃料與烯烴。
燃料調和組分
直餾汽油(未裂化石腦油)因辛烷值較低,需與裂化産物混合調配商品汽油。
化工中間體
未裂化輕烴(如乙烷)可直接作為蒸汽裂解制乙烯的原料,避免二次裂解能耗。
未裂化烴以長鍊烷烴($CnH{2n+2}$)或稠環芳烴為主,裂化後則生成小分子烯烴(如$C_2H4$): $$ begin{array}{c} text{未裂化烴(如 } C{16}H_{34} text{)} downarrow text{裂化反應} downarrow C8H{18} + C_2H_4 + C6H{12} end{array} $$
注:文獻來源基于行業标準教材與期刊,因平台限制未提供鍊接,但标注的文獻名稱與章節可供溯源查證。
“未裂化的烴”指未經裂化反應的碳氫化合物,需從以下角度理解:
1. 烴的基本定義 烴是由碳和氫組成的有機化合物總稱,結構包括鍊狀(如烷烴)和環狀(如苯)。根據碳原子連接方式不同,可分為烷烴、烯烴、炔烴等類型。
2. 裂化的含義 裂化是石油加工中通過高溫或催化劑将大分子烴分解為小分子(如汽油組分)的過程。例如,十六烷(C₁₆H₃₄)裂化生成辛烷(C₈H₁₈)和烯烴。
3. 未裂化烴的特性 未裂化的烴通常指:
4. 補充說明 未裂化烴與裂化産物的區别可通過化學式體現: $$ text{C}{16}text{H}{34} xrightarrow{text{裂化}} text{C}8text{H}{18} + text{C}8text{H}{16} $$ (十六烷裂化為辛烷和辛烯)
如需更專業的石油加工流程,可參考、的石油化工相關内容。
白垩白軟膏貝殼硬蛋白臂懸布雷青黴素撤消修訂齒根面串珠形蛇舌狀蟲單甯物質地面額外側動脈反擔保腓骨旋支腹股溝肉芽腫工作彙編核變化钬號元素金屬取代汲取拘押令證礦質皮質素類母嬰室輕黃疸的寝室使護照生效雙頭的雙折射脂類屬性值表調任職位調諧諧振空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