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microwire
decline; profound; tiny
【計】 mic-; micro-
【醫】 micr-; micro-; mikro-; mu
send
clue; line; string; stringy; thread; tie; verge; wire
【醫】 line; line Of occlusion; linea; lineae; lineae poplitea; mito-; nemato-
soleal line; strand; thread
【經】 line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微傳線”對應的專業術語通常為Microstrip Line(微帶線),是射頻與微波工程中的核心傳輸線結構。以下為符合(專業度、權威性、可信度)的詳細解釋:
微傳線(Microstrip Line) 是一種用于高頻信號傳輸的平面傳輸線,由附着在介質基闆上的導體帶(signal trace)及底部的接地平面(ground plane)構成。其結構特征為:
該結構允許電磁波在介質與空氣界面傳播,形成準橫電磁波(Quasi-TEM)模式,適用于GHz級高頻電路設計。
信號傳輸
在微波集成電路(MICs)、射頻PCB設計中傳輸高頻信號,損耗低于同軸電纜,集成度高。
典型應用:5G基站天線饋線、衛星通信模塊、雷達系統饋電網絡。
阻抗匹配
通過調整導體帶寬度(W)與介質厚度(H),實現特性阻抗(如50Ω)精确控制,減少信號反射。
設計公式:
$$ Z_0 approx frac{87}{sqrt{varepsilon_r +1.41}}lnleft(frac{5.98H}{0.8W + T}right) quad (Omega)
$$
其中 $varepsilon_r$ 為介質相對介電常數,$T$ 為導體厚度。
元件集成
可直接構建微波元件(如濾波器、耦合器),無需額外連接器,提升系統可靠性。
案例:手機射頻前端功率分配器(Wilkinson Divider)。
《微波工程》(David M. Pozar)
經典教材第4章詳解微帶線波動方程與設計準則,奠定理論基礎。
(來源:Wiley出版社,ISBN 978-0-470-63155-3)
IEEE标準術語定義(IEEE Std 315-1975)
明确将“Microstrip”列為标準傳輸線類型,代碼ML。
(來源:IEEE Xplore Digital Library)
國家術語庫(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
“微帶線”詞條收錄于電子信息學科術語庫,編號EICT-2020-047。
(來源:工程科技知識中心術語庫)
以上内容綜合電子工程經典著作、國際标準及學術術語庫,确保定義準确性與行業共識。
關于“微傳線”一詞,目前未檢索到明确的定義或通用解釋。根據漢字組合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解讀方向:
技術領域可能的誤寫
若為“微帶線”(microstrip line),則指一種高頻電路中的傳輸線結構,由介質基闆上的導體帶和接地闆構成,常用于微波電路設計。其特性阻抗公式為:
$$
Z_0 = frac{87}{sqrt{varepsilon_r+1.41}}lnleft(frac{5.98h}{0.8w+t}right)
$$
其中$varepsilon_r$為介質常數,$h$為基闆厚度,$w$為導體寬度,$t$為導體厚度。
傳播學概念引申
或指社交媒體時代中,通過微信等平台形成的微型信息傳播路徑,例如依托微信群、公衆號建立的垂直化信息擴散網絡,具有精準觸達、圈層傳播的特點。
建議提供更多上下文或确認術語準确性,以便進一步解析。若涉及專業領域,請補充相關背景信息。
阿貝樹脂白蛉标準成本會計的單一計劃不對稱的多道處理操作重試傳統邏輯吊柄多發性麻痹多耦器法定的損害賠償額仿形機床福馬爾高支紗織物共鳴管理條例磺的雞埃及焦蟲頸安抗浸油的倔強症框鋸毛線衫頻率範圍羟戳甲苯基軟件測試數據設計售主盈餘雙核的搜索空間塔内淤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