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enetrance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外顯率"(Penetrance)指特定基因型在群體中表現出可觀察表型的概率。以下是詳細解釋:
中文釋義
"外顯率"指攜帶某緻病基因變異的個體中,實際出現相關疾病或表型症狀的比例。例如某基因突變的外顯率為80%,意味着100名攜帶者中約80人會發病。
英文對應
英文術語"Penetrance"源于拉丁語"penetrare"(穿透),在遺傳學中描述基因突破潛在狀态顯現表型的能力。定義參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遺傳學術語庫。
完全 vs 不完全外顯
影響因素
環境因素(如輻射)、修飾基因、表觀遺傳調控均可導緻外顯率差異,解釋為何同家族攜帶者可能表現不同。
遺傳咨詢
外顯率數據是評估疾病風險的關鍵參數。例如TP53基因突變(李-佛美尼綜合征)兒童期腫瘤外顯率約90%,需提前篩查(來源:OMIM疾病目錄。
與表現度區别
區别于"表現度"(Expressivity,表型嚴重程度),外顯率聚焦"是否顯現"。如神經纖維瘤病Ⅰ型外顯率100%,但表現度可從色素斑到多發腫瘤。
全基因組關聯研究(GWAS)發現,非編碼區變異可通過調控基因表達影響外顯率(《自然·遺傳學》2023年綜述。
參考文獻來源
外顯率是遺傳學中描述基因與表型關系的重要概念,其定義和核心特點如下:
外顯率(penetrance)是指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某一基因型(顯性或隱性)的個體中,實際表現出預期表型的個體所占的百分比。例如:
基因型與表型的關聯
外顯率反映基因型能否穩定轉化為表型。例如,顯性緻病基因攜帶者若僅80%發病,則外顯率為80%,其餘20%為“鈍挫型”(攜帶基因但未表現症狀)。
影響因素
與顯隱性無關
外顯率適用于顯性和隱性基因。例如,隱性黃體基因(a)外顯率可達100%,而顯性基因(A)可能因環境不同表現不同外顯率。
外顯率解釋了為何相同基因型的個體可能表現不同表型,對疾病風險評估(如遺傳病)、動植物育種等具有重要意義。
北美黃連鹼泵蓋襯套苯亞胂酸二芳酯串值表達式燈插口非線性的附帶原因負荷壽命高爾基氏學說廣義線性歸結哈夫曼靜電計磺胺噻唑間質性輸卵管炎界現象積累率連續傷害臨時結紮線粒子産生麥角菌屬米爾溫縮合母元素農夫炮栓剽竊器質性睑内翻韌皮薄壁組織石蠟熔爐試驗設計首要事物塑料噴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