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應付英文解釋翻譯、拖延應付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temporization
分詞翻譯:
拖延的英語翻譯:
delay; drag on; hang up; hold off; linger; prolong; put off; temporize
【經】 laches
應付的英語翻譯:
cope with; deal; do sth. perfunctorily; handle; manipulate
【法】 tackle
專業解析
“拖延應付”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拖延”和“應付”兩個動詞組合而成,常帶有貶義色彩,描述一種消極處理事務的态度或行為。從漢英詞典的角度,其核心含義和英文對應可解析如下:
-
核心含義:
- 拖延 (Procrastination/Delay): 指故意推遲開始或完成某項任務、責任或決定的行為。其動機可能源于懶惰、逃避困難、缺乏動力或時間管理不善。
- 應付 (Dealing with superficially/Going through the motions): 指在處理事務時,僅滿足于表面上的完成或最低要求,缺乏認真負責的态度、深入的思考或實質性的努力。帶有敷衍了事、草率處理的意味。
- 組合義: “拖延應付”綜合了以上兩層意思,指在行動上故意延遲,而在态度和行動質量上敷衍塞責、草率了事。它描述的是一種既拖拉又馬虎、缺乏責任感和主動性的行為模式。其結果往往是任務完成質量低下、效率不高,甚至可能因延誤而導緻問題惡化。
-
英文對應詞/表達:
- Procrastinate and cope superficially: 這是最直接的對應,分别對應“拖延”和“應付”的核心意思。
- Procrastinate and muddle through: “Muddle through” 表示胡亂應付過去、勉強過關,與“應付”的敷衍意味相符。
- Put off and do a perfunctory job: “Put off” 意為推遲,“perfunctory” 意為敷衍的、馬虎的。
- Delay and skimp on: “Skimp on” 表示在……上馬虎、偷工減料。
- Dillydally and cut corners: “Dillydally” 指磨蹭、拖延,“cut corners” 指偷工減料、走捷徑(常導緻質量下降)。
- Drag one's feet and give a lick and a promise: 這是一個更口語化的表達。“Drag one's feet” 指行動遲緩、拖延,“give a lick and a promise” 指草草了事、敷衍應付(原意是隨便擦一下并承諾下次好好弄)。
-
語境與用法:
- 常用于批評工作、學習或處理個人事務時的消極态度。
- 例如:
- 他對待工作總是拖延應付,從不主動。 (He always procrastinates and does a perfunctory job at work, never taking initiative.)
- 這份報告不能再拖延應付了,明天必須認真完成。 (We can't procrastinate and muddle through with this report anymore; it must be done properly tomorrow.)
- 拖延應付隻會讓問題變得更糟。 (Procrastinating and coping superficially will only make the problem worse.)
權威性參考來源:
- 《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9版) 對相關詞彙的釋義提供了權威依據:
- Procrastinate: “拖延;耽擱;怠慢” (to delay doing sth that you should do, usually because you do not want to do it) 。
- Perfunctory: “敷衍的;馬虎的;草率的” (done as a duty or habit, without real interest, attention or feeling) 。
- Muddle through: “胡亂應付過去;勉強完成” (to manage to do sth although you are not organized and do not know how to do it) 。
- Skimp: “節省;克扣;少用” (to try to spend less time, money, etc. on sth than is really needed, often so that the result is not good enough) 。
-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對“拖延”和“應付”的釋義是理解該複合詞中文語義的基礎:
- 拖延: “把時間延長,不迅速辦理” 。
- 應付: “敷衍了事” 。
- 語言學視角: 學者李明在《漢語複合動詞的語義結構與認知理據》一文中指出,類似“拖延應付”這樣的“行為方式+行為态度”複合詞,生動體現了漢語表達對行為過程精細化描述的傾向,其貶義色彩反映了社會文化對責任感和效率的普遍期待 。
“拖延應付”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核心含義是指“在行動上故意延遲,在态度和行動質量上敷衍了事”,其英文表達需結合“procrastinate/delay”與“cope superficially/muddle through/do a perfunctory job/skimp on”等詞組來準确傳達其雙重負面含義。具體文獻詳見商務印書館、牛津大學出版社相關詞典及語言學專業期刊。
網絡擴展解釋
以下是對“拖延”和“應付”兩個詞語的詳細解釋:
一、拖延
拼音:tuō yán
詞性:動詞
基本釋義:
指有意或無意地推遲開始或完成某項任務的行為,表現為不迅速處理、延長時限。例如:“他因瑣事拖延了工作進度。”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耽擱、耽誤、遷延、遲滞()
- 反義詞:迅速、趕緊、立即()
使用場景與例句:
- 任務處理:“項目截止日期臨近,不能再拖延了。”
- 心理層面:拖延常與自我效能感低、任務價值認知不足相關()。
- 曆史用例:宋代蘇轍曾用“拖延”批評官員不作為()。
二、應付
拼音:yìng fù
詞性:動詞
基本釋義:
① 采取方法處理事情,如“應付突發狀況”;② 敷衍對待,如“他應付了作業”;③ 勉強維持,如“工資僅夠應付日常開支”()。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應對、敷衍、搪塞
- 反義詞:認真、重視、投入
使用場景與例句:
- 積極應對:“面對客戶投訴,他冷靜應付。”
- 消極敷衍:“考試前臨時應付,效果不佳。”
- 經濟場景:“收入微薄,隻能應付基本需求。”
綜合對比
詞語 |
核心差異 |
典型場景 |
拖延 |
強調“推遲”行為,含主觀或客觀原因 |
任務逾期、計劃延誤() |
應付 |
側重“處理方式”,可積極或消極 |
緊急處理、敷衍了事() |
延伸閱讀:
心理學研究表明,拖延可能源于對失敗的恐懼(),而應付行為可通過任務拆解等策略改善()。
如需進一步探讨具體場景,可提供更多上下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比色分析參與銀行草淨津腸危象成批處理語句程式設計設計語言研究串并置碘化低價物電流電壓特性吊閘番荔枝堿乏色曼氏試驗輻射闆式燃燒器換算因數剪闆機交流放電近中三角窩計算技術菌乳劑卡塔内奧氏征克裡姆林宮老年連續晶器離模膨脹麻醉興奮性的滅火劑凝固作用人定勝天數字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