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rejects
不良品(Bùliángpǐn)指在生産或檢驗過程中被發現不符合既定質量标準、規格要求或合同約定的産品。其核心含義包含質量缺陷、功能異常、安全性風險或外觀瑕疵等不合格狀态。以下從漢英對照與專業角度進行詳細解析:
核心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不良品"指"質量不合格的産品",強調其偏離預設标準屬性。
行業細分:
判定依據
中國《産品質量法》第26條明确不合格品判定基準包括:
中文術語 | 英文對應詞 | 使用場景差異 |
---|---|---|
不良品 | Defective Product | 強調功能缺陷(通用術語) |
Nonconforming Product | 側重不符合标準(ISO質量管理體系) | |
Reject | 特指被拒收的批次(制造業場景) |
根據《牛津英漢雙解質量工程詞典》,"Defective"隱含産品責任歸屬,而"Nonconforming"屬中性技術表述。
ISO 9000:2015《質量管理體系基礎與術語》将不良品定義為"未滿足要求的産品"(Clause 3.6.9)ISO官網術語庫
中國質檢總局《制造業不合格品控制規範》(GB/T 19001-2016)第8.7條款規定不良品必須标識、隔離并評審處置方式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
術語辨析:
"不良品"區别于"次品"(Substandard Product)——後者指質量低于優等但仍可使用的産品,而不良品原則上禁止流通(參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
不良品是指不符合産品質量标準、客戶要求或合同規定的技術要求的各類産品,涵蓋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不良品泛指所有未達到預設質量标準的物品,包括生産過程中發現的缺陷品、客戶退回的不合格品等。其判定依據包括産品标準、工藝文件、檢驗要求、客戶協議或國家法規。
按不合格程度可分為四類:
企業通常通過以下步驟控制不良品:
有效管理不良品可降低生産成本、提升客戶滿意度,同時減少資源浪費(如廢品率降低20%)。例如,某汽車廠通過優化檢測流程,使返修品減少15%,年節約成本超百萬。
如需更全面的分類案例或行業特定标準(如制藥行業的不良品定義),可進一步查閱相關來源。
鮑格羅夫氏纖維春季森林腦炎磁存儲器達爾林普爾氏征代數的德農維利葉氏手術電話應答業務多爾科濾機非結焦熱裂化固态原子電池毫當量的豪塞爾氏法橫痃澆流系統膠态氫氧化铋進程模型金屬化區急性脊髓側角灰質炎聚酰胺纖維連續不斷離合磁鐵臨時工錨形錘末端氨基情感記憶氣升式移動床催化裂化裝置賽克立明神經性寒戰糖醋的微波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