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rejects
不良品(Bùliángpǐn)指在生产或检验过程中被发现不符合既定质量标准、规格要求或合同约定的产品。其核心含义包含质量缺陷、功能异常、安全性风险或外观瑕疵等不合格状态。以下从汉英对照与专业角度进行详细解析:
核心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不良品"指"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强调其偏离预设标准属性。
行业细分:
判定依据
中国《产品质量法》第26条明确不合格品判定基准包括:
中文术语 | 英文对应词 | 使用场景差异 |
---|---|---|
不良品 | Defective Product | 强调功能缺陷(通用术语) |
Nonconforming Product | 侧重不符合标准(ISO质量管理体系) | |
Reject | 特指被拒收的批次(制造业场景) |
根据《牛津英汉双解质量工程词典》,"Defective"隐含产品责任归属,而"Nonconforming"属中性技术表述。
ISO 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将不良品定义为"未满足要求的产品"(Clause 3.6.9)ISO官网术语库
中国质检总局《制造业不合格品控制规范》(GB/T 19001-2016)第8.7条款规定不良品必须标识、隔离并评审处置方式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
术语辨析:
"不良品"区别于"次品"(Substandard Product)——后者指质量低于优等但仍可使用的产品,而不良品原则上禁止流通(参见《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
不良品是指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客户要求或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的各类产品,涵盖原料、半成品和成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不良品泛指所有未达到预设质量标准的物品,包括生产过程中发现的缺陷品、客户退回的不合格品等。其判定依据包括产品标准、工艺文件、检验要求、客户协议或国家法规。
按不合格程度可分为四类:
企业通常通过以下步骤控制不良品:
有效管理不良品可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如废品率降低20%)。例如,某汽车厂通过优化检测流程,使返修品减少15%,年节约成本超百万。
如需更全面的分类案例或行业特定标准(如制药行业的不良品定义),可进一步查阅相关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