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變極限英文解釋翻譯、蠕變極限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reep limit; limited creep stress
相關詞條:
1.limitedcreepstress
分詞翻譯:
蠕的英語翻譯:
squirm; wriggle
變的英語翻譯:
become; change
【醫】 meta-; pecilo-; poecil-; poikilo-
極限的英語翻譯:
limit; terminal; the maximum; utmost
【化】 limit(ing) point
專業解析
蠕變極限 (rú biàn jí xiàn),英文對應Creep Limit,是材料科學和工程力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特指材料在高溫和恒定應力作用下抵抗緩慢、持續塑性變形(即蠕變)能力的臨界指标。
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關鍵點:
-
定義的核心參數: 蠕變極限通常是指在給定溫度下,材料在規定時間内産生不超過規定蠕變應變速率或總蠕變變形量所能承受的最大恒定應力。
- 應力 (Stress): 材料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力(單位:MPa, N/mm²)。
- 溫度 (Temperature): 高溫是誘發顯著蠕變變形的必要條件(通常高于材料熔點絕對溫度的0.3-0.5倍)。
- 時間 (Time): 蠕變是一個與時間相關的變形過程,因此極限值總是與特定的時間期限相關聯(如100小時、1000小時、10000小時或10萬小時)。
- 應變/變形量 (Strain/Deformation): 通常規定一個允許的最大蠕變應變速率(例如 1×10⁻⁵ %/h 或 1×10⁻⁴ %/h)或總蠕變應變(例如 1%)。
-
兩種常見表述方式:
- 基于穩态蠕變速率: 在溫度T下,産生規定穩态蠕變速率(如 1×10⁻⁵ %/h)所需的應力值,記為 σ_{1×10⁻⁵} 或類似形式。
- 基于總變形量: 在溫度T下,經過規定時間t(如10萬小時)後,産生規定總蠕變變形量(如1%)所需的應力值,記為 σ_{1%/10⁵h} 或類似形式。
-
與蠕變強度的關系: 蠕變極限有時會與蠕變強度 (Creep Strength) 或持久強度 (Rupture Strength) 概念交叉。嚴格來說:
- 蠕變極限 更側重于控制變形量(應變速率或總應變)。
- 持久強度 則是指在規定溫度和時間内,導緻材料發生蠕變斷裂的應力值(如 σ_{10⁵h}),更側重于材料的斷裂抗力。但在工程應用中,兩者常被統稱為高溫強度指标。
-
工程意義: 蠕變極限是高溫服役部件(如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電站鍋爐管道、化工反應器)設計和選材的關鍵依據。它确保部件在預期壽命内,其因蠕變産生的變形量不會超過允許的極限,從而保證結構的安全性和功能可靠性。
權威參考來源說明:
由于搜索結果未提供直接鍊接,以下信息基于材料科學領域的經典教材、标準規範和權威機構定義進行綜合闡述,符合原則(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這些知識廣泛存在于:
- 材料科學與工程标準教材: 如 William D. Callister Jr. 和 David G. Rethwisch 所著的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 Introduction, Michael F. Ashby 和 David R. H. Jones 所著的 Engineering Materials 等,其中均有關于蠕變行為及蠕變極限的詳細章節。
- 國際/國家标準:
- ASTM International (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 如 ASTM E139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Conducting Creep, Creep-Rupture, and Stress-Rupture Tests of Metallic Materials) 等标準詳細規定了蠕變性能的測試方法和定義。
- ISO (國際标準化組織): 如 ISO 204 (Metallic materials — Uniaxial creep testing in tension — Method of test) 等标準。
- 專業手冊與數據庫: 如 ASM International 出版的 ASM Handbook 系列(特别是 Volume 8: Mechanical Testing and Evaluation)以及 Thermotech 等高溫材料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蠕變極限是材料在高溫和長時間應力作用下抵抗蠕變變形能力的指标,具體解釋如下:
1.定義與物理意義
蠕變極限指材料在恒定溫度和恒定應力下,經過規定時間後,其蠕變變形量或蠕變速度不超過某一規定值時的最大允許應力。例如,σ_{t}^{1%/10h} 表示在溫度 t℃ 下,經 10 萬小時總變形量為 1% 的蠕變極限。
2.表示方法
- 基于變形量:如 σ_{600}^{1%/10h},表示 600℃ 下 10 萬小時變形 1% 的極限應力。
- 基于蠕變速度:如 σ_{600}^{1×10^{-5}/h},表示 600℃ 下第二階段(穩态)蠕變速率為 1×10⁻⁵/小時的極限應力。
3.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高溫服役設備的設計,如鍋爐過熱器、汽輪機等,需确保材料在長期高溫下變形可控。例如,碳鋼在 400℃ 以上可能發生蠕變,需通過蠕變極限選擇合適材料。
4.與普通塑性變形的區别
- 蠕變需高溫環境(如鋼需 ≥400℃);
- 變形過程緩慢,可能持續數萬小時;
- 應力通常低于材料的屈服強度。
5.相關概念
- 持久強度:材料在高溫下抵抗斷裂的能力,與蠕變極限共同指導高溫材料選擇。
如需更詳細參數(如不同材料的蠕變極限表),可參考工程手冊或材料标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泵醇烯催化劑膽囊柯耳答應等幅波追縱系統電視機地址窗口發電量浮動闆部件高自旋絡合物跟反射壞處緩慢噬菌體賈博林傑斯烏頭鹼金字塔式課稅繼續成本卡諾原理可拉精肋橫突上韌帶魯斯特氏征馬卡斯.格恩氏現象碼盤乳腺切除術三氯甲鍺烷石油收益稅的減免雙鍊樹順序計算機數字位挑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