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氣體分子運動論英文解釋翻譯、氣體分子運動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相關詞條:

1.gaskinetictheory  

分詞翻譯:

氣體的英語翻譯:

gas
【化】 gas
【醫】 gas; pneuma-; pneumato-

分子運動的英語翻譯:

【化】 molecular motion
【醫】 Brown's phenomenon; molecular movement; pedesis

論的英語翻譯:

determine; discuss; in terms of; ism; statement; talk about; theory; view

專業解析

氣體分子運動論(Kinetic Theory of Gases)是描述氣體宏觀性質與微觀分子運動規律的物理理論。其核心觀點認為氣體由大量做無規則運動的分子組成,通過分子碰撞和運動解釋氣體的壓強、溫度、擴散等宏觀現象。以下是該理論的詳細解釋:


一、理論核心假設

  1. 分子運動性

    氣體由大量微小分子(或原子)構成,分子間存在較大空隙,分子持續做無規則熱運動。

    來源:《大學物理》(Young & Freedman, 第15版)氣體動理論章節

  2. 碰撞特性

    分子間及分子與容器壁的碰撞為完全彈性碰撞,遵循能量和動量守恒定律。

    來源:大英百科全書(Britannica)"Kinetic Theory of Gases"條目

  3. 統計規律性

    單個分子運動無規律,但大量分子的集體行為服從統計規律,宏觀量是微觀量的統計平均值。


二、理論解釋的宏觀規律

  1. 壓強成因

    氣體壓強源于分子對容器壁的持續碰撞。壓強公式為:

    $$P = frac{1}{3}nmoverline{v}$$

    其中 ( n ) 為分子數密度,( m ) 為分子質量,( overline{v} ) 為分子速度平方的平均值。

    來源:Clausius, R. (1857). "論氣體運動本質"(Annalen der Physik

  2. 溫度的本質

    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量度:

    $$frac{1}{2}moverline{v} = frac{3}{2}k_BT$$

    ( k_B ) 為玻爾茲曼常數,( T ) 為熱力學溫度。

    來源:麥克斯韋速度分布律(Maxwell, 1860)

  3. 理想氣體方程推導

    結合壓強與溫度公式,可導出理想氣體狀态方程:

    $$PV = Nk_BT quad text{或} quad PV = nRT$$

    來源:克勞修斯理論(Clausius, 1850s)


三、理論擴展與應用


四、術語中英對照

中文術語 英文術語
氣體分子運動論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無規則熱運動 Random Thermal Motion
統計規律 Statistical Regularity
理想氣體狀态方程 Ideal Gas Law
能量均分定理 Equipartition Theorem

權威參考文獻(無鍊接時标注來源):

  1. Young, H. D., & Freedman, R. A. (2012). University Physics. Pearson.
  2. Britannica, T. 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2020). "Kinetic theory of gase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3. Boltzmann, L. (1872). "Further Studies on the Thermal Equilibrium of Gas Molecules." Sitzungsberichte der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4. Schroeder, D. V.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Thermal Physics. Addison-Wesley.

網絡擴展解釋

氣體分子運動論(又稱氣體動理論)是描述氣體宏觀性質與微觀分子運動規律之間關系的理論框架。它通過分析大量氣體分子的隨機運動及碰撞行為,解釋壓強、溫度、擴散等宏觀現象。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一、基本假設

  1. 分子離散性:氣體由大量微小分子組成,分子間距遠大于自身尺寸,體積可忽略。
  2. 隨機運動:分子做無規則熱運動,方向、速度均隨機分布。
  3. 彈性碰撞:分子間及分子與容器壁的碰撞為完全彈性碰撞,動能守恒。
  4. 無相互作用:除碰撞瞬間外,分子間無作用力(理想氣體假設)。

二、核心結論

  1. 壓強來源
    壓強是分子頻繁碰撞容器壁的宏觀表現。公式為:
    $$ p = frac{1}{3}nmoverline{v} $$
    其中 (n) 是分子數密度,(m) 為分子質量,(overline{v}) 為速度平方的平均值。

  2. 溫度與動能關系
    溫度反映分子平均動能:
    $$ frac{3}{2}k_B T = frac{1}{2}moverline{v} $$
    (k_B) 為玻爾茲曼常數,(T) 為熱力學溫度。

  3. 能量均分定理
    每個自由度平均動能 (frac{1}{2}k_B T)(單原子分子有3個平動自由度,總動能 (frac{3}{2}k_B T))。


三、實驗支持


四、局限性


該理論是統計物理學的基石之一,将宏觀熱力學與微觀動力學聯繫起來,後續由麥克斯韋和玻爾茲曼發展為更系統的統計力學。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不擔保的共同海損觸發掃描垂直薄膜磁頭吊帶形的多層電路反映論氟鍺酸堅牢綠叫喚進進出出禁用開關抗流圈電容器耦合奎尼丁聚半乳糖醛酸鹽酪酸杆菌屬硫氰酸丁酯洛克伍德氏韌帶貓溫熱橋形線組起泡發酵氣樣的器質性頭痛日柏酚乳黴素篩颌的商用檢驗舌骨下肌群數組分配語句速動測試法碳質污垢烷基偕氯代亞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