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克秒安電磁單位系統英文解釋翻譯、千米克秒安電磁單位系統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mksa electromagnetic system of units
分詞翻譯:
千的英語翻譯:
a great amount of; thousand
【計】 K; kilo; kilo-
【醫】 k.; kilo-
米的英語翻譯:
metre; rice
【醫】 meter; metre; rice
【經】 meter
克秒的英語翻譯:
【醫】 gram-second
安的英語翻譯:
quiet; calm; safe; set
電磁的英語翻譯:
electromagnetism
【醫】 electromagnetism
單位系統的英語翻譯:
【計】 unit system
專業解析
千米克秒安電磁單位系統(簡稱kmsa制)是國際單位制(SI)中米千克秒安培制(MKSA制)的一種衍生形式,主要特點是将長度基本單位由“米(m)”替換為“千米(km)”。該系統仍以千克(kg)、秒(s)、安培(A)為基本單位,共同構成電磁學及相關物理量測量的基礎框架。
核心特征與單位構成:
-
基本單位:
- 千米 (km): 長度基本單位(1 km = 1000 m)。
- 千克 (kg): 質量基本單位(與SI一緻)。
- 秒 (s): 時間基本單位(與SI一緻)。
- 安培 (A): 電流基本單位(與SI一緻)。安培定義為“在真空中,截面積可忽略的兩根相距1米的無限長平行直導線内通以等量恒定電流時,若導線間相互作用力在每米長度上為2×10⁻⁷牛頓,則每根導線中的電流定義為1安培”。
-
導出單位:
基于上述四個基本單位,通過物理定律(如牛頓定律、庫侖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等)導出其他電磁學單位。例如:
- 力 (F): 牛頓 (N)。1 N = 1 kg·km/s² (注意:因長度單位為km,此定義在數值上等同于SI的1 kg·m/s² × 10⁻³,即1 mN)。
- 功/能 (W): 焦耳 (J)。1 J = 1 N·km = 1 kg·km²/s² (數值上等同于SI的1 kg·m²/s² × 10³,即1 kJ)。
- 功率 (P): 瓦特 (W)。1 W = 1 J/s = 1 kg·km²/s³ (數值上等同于1 kW)。
- 電荷量 (Q): 庫侖 (C)。1 C = 1 A·s (與SI一緻)。
- 電壓 (U): 伏特 (V)。1 V = 1 W/A = 1 kg·km²/(A·s³) (數值上等同于1 kV)。
- 電阻 (R): 歐姆 (Ω)。1 Ω = 1 V/A = 1 kg·km²/(A²·s³) (數值上等同于1 kΩ)。
- 電容 (C): 法拉 (F)。1 F = 1 C/V = 1 A²·s⁴/(kg·km²) (數值上等同于1 mF)。
- 電感 (L): 亨利 (H)。1 H = 1 Wb/A = 1 kg·km²/(A²·s²) (數值上等同于1 kH)。
主要目的與應用考量:
- 數值尺度適配: 将長度基本單位從米(m)放大到千米(km),使得在描述大尺度(如電力輸送、大地測量、部分天文距離)或大功率/高電壓系統(如電力工程)時,相關物理量(如距離、電壓、電阻、電感等)的數值更接近1或處于更便于計算的範圍内(例如,輸電線路電阻常用kΩ而非Ω,電壓常用kV而非V)。這可以減少計算中大量出現的小數或極大數,提高運算效率和可讀性。
- 與SI的兼容性: kmsa制是SI單位制的變體而非獨立系統。其導出單位雖然在定義式上因長度單位不同而有差異,但其物理本質不變,并且可以通過乘以或除以1000($10$)的相應幂次方便地轉換為标準SI單位(以米為基本長度單位)的數值。例如:
- 電阻值: $R{kmsa} (text{k}Omega) = R{SI} (Omega) times 10^{-3}$
- 電壓值: $U{kmsa} (text{kV}) = U{SI} (text{V}) times 10^{-3}$
- 電感值: $L{kmsa} (text{kH}) = L{SI} (text{H}) times 10^{-3}$
與标準SI(MKSA)的關系:
kmsa制可視為在标準國際單位制(SI)框架下,針對特定應用場景(尤其是大尺度工程)進行的一種實用單位縮放。它保持了SI單位制的嚴謹性和一緻性(基于相同的物理定律和安培定義),隻是人為地将長度基準從米提升到了千米。在實際科技文獻和工程應用中,标準SI單位(MKSA)仍是基礎和首選,kmsa制更多是一種輔助性的、用于簡化特定場景計算的表示方法。
權威性參考來源:
- 國際計量局(BIPM)發布的《國際單位制(SI)手冊》(第9版) - 定義了安培及SI基本單位體系。來源:BIPM官網出版物。
-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相關标準(如IEC 60027, IEC 80000系列) - 規範了電磁量的符號、單位及其應用,包含工程實踐中常用倍數單位的使用。來源:IEC官網标準庫。
- 經典電磁學教材(如David J. Griffiths著《Introduction to Electrodynamics》) - 系統闡述電磁學基本原理及單位制。來源:學術出版社(如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arson Education)。
- 電氣工程手冊(如标準Handbook for Electrical Engineers) - 提供工程實踐中單位應用的實例和規範。來源:專業工程出版社(如McGraw-Hill Education)。
網絡擴展解釋
“千米克秒安電磁單位系統”是英語詞組“mksa electromagnetic system of units”的中文翻譯。其具體含義和背景如下:
1.基本定義
該系統是一種以米(meter)、千克(kilogram)、秒(second)、安培(ampere)為基本單位的電磁學單位體系。名稱中的“千米”可能是中文翻譯的誤差,實際應為“米”,與“千克”“秒”“安培”共同構成國際單位制(SI)的核心。
2.單位系統的組成
- 米(m):長度的基本單位。
- 千克(kg):質量的基本單位。
- 秒(s):時間的基本單位。
- 安培(A):電流的基本單位,專門用于電磁學領域。
3.應用與背景
該體系是國際單位制(SI)在電磁學中的延伸,用于定義電場、磁場、電容等電磁相關物理量。例如:
- 磁感應強度(特斯拉,T)= kg/(s²·A)。
- 電壓(伏特,V)= kg·m²/(s³·A)。
4.與其他系統的區别
曆史上曾存在以厘米-克-秒(CGS)為基礎的電磁單位系統,但MKSA系統因更符合工程和科學實際需求,逐漸成為國際标準。
5.補充說明
搜索結果中的“千米”可能是翻譯或排版錯誤,實際應為“米”。建議參考權威物理教材或國際計量局(BIPM)文件,獲取更準确的單位定義。
如需深入了解具體單位間的推導關系或曆史演變,可查閱電磁學相關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膀胱後疝苯甙布-文二氏試驗分步成本單分級進模口給料鬥化膿性滑膜炎降凝劑精幹的技術可行局部抽搐考林氏規則拉默軌道帽冠每月面貌分類年繳保險費女皇切削油分離器塞因氏法殺菌性抗菌素審核細則十八碳酰苯手轉陀螺搜索數構造蘇阿糖逃逸趨勢替克洛占微小按蚊黃喙變種唯心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