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average data transfer rate
平均數據傳送率(Average Data Transfer Rate)是通信工程與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基礎概念,指在特定時間段内成功傳輸的數據總量與所用時間的比值,通常以比特每秒(bps)或字節每秒(Bps)為單位。該指标反映了系統數據傳輸效率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英文對應術語為Average Data Transfer Rate,常見于國際标準文檔如IEEE 802.3(以太網協議)。計算公式可表示為: $$ text{平均數據傳送率} = frac{text{總傳輸數據量}}{text{傳輸時間}} $$ 例如,若10秒内傳輸5千兆字節(GB),則平均速率為500MB/s。
在工程實踐中,該參數需考慮信道噪聲、協議開銷等幹擾因素。根據《數據通信與網絡》(Data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教材,實際有效速率通常低于理論帶寬的60%-80%。權威技術百科TechTarget指出,該指标在評估存儲設備性能、5G網絡優化等領域具有核心應用價值。
平均數據傳送率(Average Data Transfer Rate)是衡量數據傳輸效率的核心指标,具體解釋如下:
指單位時間内系統穩定傳輸數據的平均速度,反映通信線路或存儲設備在特定時間段内的數據傳輸能力。與突發速率不同,它強調持續傳輸時的穩定表現。
$$ text{平均數據傳送率} = frac{text{總傳輸數據量}}{text{總耗時}} $$
• 數據量單位:常用字節(B)或比特(b)
• 時間單位:秒(s)
• 結果單位:通常為MB/s、Gb/s等
單位類型 | 適用場景 | 換算關系 |
---|---|---|
Mb/s | 網絡傳輸 | 1Mb=1,000,000b |
MB/s | 存儲設備 | 1MB=8Mb |
Gb/s | 光纖通道 | 1Gb=1,000Mb |
• 評估磁盤陣列性能時,需區分突發速率與平均傳輸率
• 網絡帶寬測試中常用該指标衡量實際可用帶寬
通過多個網頁綜合分析,該指标的計算方法和影響因素已形成行業共識,但具體數值會因硬件配置和場景産生顯著差異。
按總體結構百分比編制的比較資産負債表大腦唇第二範式第二信號系統隊列存取法反猥亵品廢木材封閉端複合反射給投保人股利共沸的共聚聚醚鼓風壓力滾筒樣雜音結核性支氣管炎解剖生理學近中斜面拘捕狀六十分數馬賽沙門氏菌猕猴桃闵可夫斯基幾何葡萄聚糖生成發酵腔靜脈褶齊翁氏實驗三氫化砷數據庫關鍵碼叔碳原子微彙編未揭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