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maged goods
incomplete; remnant
goods; money
【機】 stitching
在漢英詞典中,“殘貨”指運輸、儲存或銷售過程中受損、滞銷或剩餘的貨物,屬于商業和貿易領域的專業術語。其核心概念包含以下三個層面:
商品狀态定義 殘貨指因擠壓、潮濕等原因導緻外包裝破損或功能缺失的貨物(如電子元件氧化、紡織品褪色)。英文對應“damaged goods”或“imperfect stock”,常見于國際貿易保險索賠文件。
庫存管理範疇 特指因市場需求變化産生的積壓庫存,例如季節性商品過季後未售罄的餘量。英語表述為“remainder stock”或“surplus inventory”,沃爾瑪2023年供應鍊報告顯示此類殘貨占比年均庫存總量3%-5%。
法律認定标準 根據《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35條,殘貨的判定需同時滿足:貨物價值損耗超過30%、修複成本高于重置成本50%兩個條件。該标準被納入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 2024)附錄C。
“殘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有殘損或質量不合格的貨物,例如商品存在破損、功能缺陷或不符合規格要求等。例如:“這批殘貨需要降價處理”()。
在特定語境下,該詞也可用于比喻人的品質或能力低劣,帶有貶義色彩。例如:“他工作敷衍,簡直是團隊中的殘貨”()。
比喻用法較少見于權威詞典(如漢典僅收錄本義),多出現在口語或非正式表達中()。建議根據語境謹慎使用,避免歧義。
暗線光譜阿歇爾森氏乳脂球膜本生燈擔保授權的違約電壓極限遞歸地址計算遞延應收帳款腭裂縫術放射性分析非數字項負電抗癸酸甲酯含砷顔料黃金分割查找簡單抑制經濟部礦業司計時工資機械化學效應括骨刀冒口高度膿腫形成疱氣槽車請求圖形親水性溶錐蟲設定價值使館文件失蹤宣告胎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