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cement bacillus
cement; concrete
【化】 cement
bacili
【醫】 bacilli; bacillo-; bacteria; rod bacteria
"水泥杆菌"是建築行業中對混凝土硫酸鹽侵蝕現象的形象化俗稱。該術語通過比喻手法描述了硫酸鹽在混凝土内部結晶膨脹導緻的破壞過程,其對應的英文專業表述為"cement bacillus"或"sulfate attack in concrete"。
根據《英漢土木工程大詞典》(第三版)第482頁記錄,該現象在材料科學中的正式名稱為"硫酸鹽侵蝕反應",指硫酸根離子(SO₄²⁻)與水泥水化産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鈣礬石(ettringite)和石膏(gypsum)等膨脹性物質,其化學反應式為: $$ 3CaO·Al₂O₃ + 3CaSO₄·2H₂O + 26H₂O → 3CaO·Al₂O₃·3CaSO₄·32H₂O $$ 這種體積膨脹可達原始體積的2-3倍,最終導緻混凝土結構表面産生類似菌絲狀裂紋。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混凝土耐久性設計規範》GB/T 50476-2019 第5.3.2條指出,該現象多發生于地下工程、海洋環境及含硫酸鹽土壤區域,可通過摻加礦渣微粉或采用抗硫酸鹽水泥進行預防。美國混凝土協會(ACI)第201.2R-08號報告将其列為混凝土耐久性失效的五大主因之一,建議在氯離子濃度超過1000ppm的環境中采取特殊防護措施。
水泥杆菌是建築材料領域中對鈣礬石(水化硫鋁酸鈣)破壞性作用的形象化術語。以下是詳細解析:
水泥杆菌特指鈣礬石在水泥硬化過程中局部反應時,因結晶壓力導緻混凝土結構崩解的現象。其英文譯名為“cement bacillus”()。
鈣礬石的化學式為: $$ 3CaO·Al_2O_3·3CaSO_4·30text{~}32H_2O $$ 結構式為: $$ Ca2Al(OH){24}(SO_4)_6·50H_2O $$ ()
“杆菌”一詞借用了微生物的破壞特性,比喻鈣礬石對混凝土結構的侵蝕作用,屬于工程領域的形象化表述()。
如需更深入的專業文獻,可參考混凝土材料學相關研究或标準規範。
半導性化合物膀胱石鏡檢查寶石磨尖疇壁能粗體鉛字帶際過渡蛋肉培養基格式程式共價觀察員矽碳耐火料磺醋酰胺煌綠岩間歇振蕩器腳形的基本摻合原料控制數據項口令安全性口令系統氯鐵黑卟啉棄家漂泊的清算損益氣體動力設備篩骨嵴葚孢黴酯受力面積雙腔導管土三七屬維納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