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雙極性碼英文解釋翻譯、雙極性碼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bipolar code

分詞翻譯:

雙極的英語翻譯:

【醫】 twin pole

碼的英語翻譯:

code; yard
【計】 ASA code ASA
【經】 code; yard

專業解析

雙極性碼(Bipolar Code)是數字通信中一種重要的基帶傳輸編碼方式。其核心特征在于它使用正、負兩種極性的脈沖來表示二進制數據,并且通常具有歸零(Return-to-Zero) 特性。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編碼規則

    • 中文定義: 雙極性碼是一種二進制線路編碼。在編碼過程中,二進制“0”通常用零電平表示,而二進制“1”則交替地用正電平(+V)和負電平(-V)表示。這種交替規則确保了連續的“1”不會導緻信號中出現直流分量(DC)。
    • 英文對應: Bipolar Code / Bipolar Encoding。其最經典和常見的實現形式是信號交替反轉碼(Alternate Mark Inversion, AMI)。在 AMI 中:
      • 0 -> 零電平(0V)
      • 1 -> 交替的正電平(+V)或負電平(-V)。第一個“1”可能是 +V 或 -V,但後續的“1”必須與前一個“1”的極性相反(即交替反轉)。
  2. 關鍵特性與優勢

    • 三電平信號: 雙極性碼(如 AMI)産生的信號具有三種電平狀态:+V, 0V, -V。
    • 無直流分量: 由于正、負脈沖在統計上趨于平衡(尤其是在數據隨機的情況下),雙極性碼的頻譜中幾乎沒有直流分量。這對于需要通過變壓器耦合或交流耦合的傳輸信道(如電話線)至關重要,因為直流分量會導緻信號失真或無法傳輸。
    • 内置錯誤檢測能力: 編碼規則要求“1”的脈沖必須交替極性。如果在接收端檢測到兩個連續的“1”具有相同的極性(例如連續兩個 +V),則表明傳輸過程中發生了錯誤。這種特性稱為雙極性違例(Bipolar Violation),是 AMI 碼的一個重要優點。
    • 時鐘恢複: 雖然連續的“0”會導緻長時間沒有電平跳變(不利于時鐘提取),但可以通過改進型雙極性碼(如 HDB3)來解決長連“0”問題,從而便于接收端從信號中恢複時鐘信息。
  3. 主要應用場景

    • 雙極性碼,特别是 AMI 及其變種(如HDB3 - High-Density Bipolar 3),曾廣泛應用于傳統的電信網絡中。
    • T-carrier系統(北美): 如 T1 (1.544 Mbps) 線路早期使用 AMI。
    • E-carrier系統(歐洲): 如 E1 (2.048 Mbps) 線路廣泛使用HDB3 碼,它是 AMI 的改進型,通過特定的規則替換長連“0”串,确保足夠的定時信息并維持無直流特性。
    • 雖然現代高速以太網等系統主要使用更高效的編碼(如 Manchester, 4B/5B, 8B/10B),但雙極性碼的原理和曆史應用在理解數字通信基礎時仍然非常重要。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雙極性碼是一種數字信號編碼方式,其核心特點是利用正、負電平和零電平的組合表示數據。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雙極性碼通過正電平、負電平和零電平的組合傳輸二進制數據。典型代表是AMI(Alternate Mark Inversion)編碼,其規則為:

二、核心特點

  1. 電平特性
    包含三種狀态:正、負、零電平,屬于三進制碼。
  2. 直流分量低
    當“1”和“0”等概率出現時,正負電平相互抵消,信號無直流分量,適合長距離傳輸。
  3. 抗幹擾能力強
    判決門限為零電平,接收端通過判斷信號是否高于或低于零電平解碼,受信道特性變化影響較小。

三、分類與擴展

  1. 歸零碼(RZ)與非歸零碼(NRZ)
    • 歸零碼:每個碼元中間回歸零電平(如正→零表示“1”,負→零表示“0”);
    • 非歸零碼:電平在“1”時翻轉,“0”時保持不變。
  2. 其他變體
    如雙極性不歸零碼中,“1”用正/負電流交替表示,“0”用負電流表示,但實際應用較少。

四、優缺點

提示:若需了解具體編碼波形或更多變體(如HDB3碼),可參考通信原理教材或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白細胞缺乏症膀胱外的閉鎖企業常液面成皮氚靶穿孔卡片機獨家經銷商飛花分頻器弗洛朗斯氏反應改選會議記錄霍伊塞氏膜肩下垂金額空格狀态連串位置練尾缺母絲蟲綠增益控制内唇佩蘭素平均一口井的鑽井成本氣力用具色多項式設置可共享的工作簿死屍讨論終結挺直性痙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