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的語境中,"通信的"對應英文形容詞形式為"communicative"或"communication-related",特指通過特定技術手段實現信息傳遞的系統性活動。作為電子工程領域的核心概念,其内涵包含三個技術維度:
信息傳輸機制
采用電磁波、光信號等物理載體,通過調制解調技術實現模拟/數字信號轉換。香農定理(Shannon's Theorem)奠定了其數學基礎: $$ C = B log_2(1+frac{S}{N}) $$ 其中C為信道容量,B為帶寬,S/N為信噪比。
系統構成要素
包含信源編碼、信道編碼、調制器、解調器、同步系統五大模塊,符合ISO/OSI七層參考模型标準。現代5G NR規範中新增毫米波頻段(24.25-52.6 GHz)的應用顯著提升了傳輸速率。
技術演進路徑
從莫爾斯電碼到量子通信,關鍵技術突破包括:1948年香農信息論、1962年通信衛星、1973年TCP/IP協議、2016年極化碼方案被5G采納。國際電信聯盟(ITU)數據顯示,全球移動通信用戶已達83億(2025年統計)。
通信是指通過特定媒介或方法,在雙方或多方之間進行信息傳遞與交換的過程。以下是詳細解釋:
廣義概念
通信是人與人或人與自然之間通過行為或媒介實現的信息交流。其核心在于信息的準确、安全傳輸,且不違背參與方的意願,可采用任意方法或媒質(如聲音、文字、電信號等)。
狹義解釋
現代技術背景下,通信特指通過電波、計算機網絡等系統傳輸信息,主要目的是将消息從一端傳遞到另一端。例如提到,數字通信以二進制數據為載體,而模拟通信通過信號波形變化傳遞信息。
分類 | 特點 | 示例 |
---|---|---|
模拟通信 | 通過連續信號(如正弦波)傳遞信息 | 傳統電話、無線電廣播 |
數字通信 | 以二進制數據為載體,抗幹擾能力強 | 互聯網數據傳輸、5G通信 |
關鍵要素包括:信道(傳輸媒介)、編碼/解碼(信息轉換)、同步(時序協調)及傳輸質量(如QoS保障)。
涵蓋計算機間數據傳輸(如提到的網絡通信)、物聯網設備交互、衛星通信等,并逐步與雲計算、AI技術融合,形成信息高速通道。
如需進一步了解技術細節,可參考(通信發展簡史)或(模拟/數字通信對比)。
半手套式繃帶冰點降低測深尺次沒食子酸鋅錯别字彈簧吊架丁烷汽相異構化訂正後的金額弗倫豪弗氏譜線高分子絮凝劑TXY固定劑加速老化解除軍備胫側副韌帶金屬絲透度計禁止打印口蓋快速乘法器鐳輻射設備輪胎的彈性輪形細球菌綠複位器美成美西妥拉平均修複時間羟基喹啉磺酸銻二乙铵曲軸轉速任務程式示構合成圖形軟件标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