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ketone ether; ketonic ether
酮醚(keto ether)是一類同時含有酮基(羰基,C=O)和醚鍵(C-O-C)結構的有機化合物。其分子中酮基通常與至少一個烷氧基或其他烴基相連,形成兼具酮和醚官能團特性的雜化結構。例如,丙酮縮甘油醚(acetone glycerol ether)是典型的酮醚衍生物,其結構式為 $text{CH}_3text{C(O)OCH}_2text{CH(OH)CH}_2text{O}$。
從化學性質看,酮醚的羰基可參與親核加成反應(如與格氏試劑反應),而醚鍵則表現出相對惰性,但在強酸條件下可能發生斷裂。這類化合物在工業中常作為溶劑或有機合成中間體,例如用于制備高分子材料或藥物前體。
根據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命名規則,酮醚的系統命名需優先确定主官能團,若酮基為更高級别官能團,則選擇包含最長碳鍊的酮結構作為母體,醚鍵則以烷氧基取代基形式命名。美國化學文摘社(CAS)注冊的典型酮醚物質包括3-甲氧基-2-丁酮(CAS 5877-19-8),其沸點為162°C,密度0.95 g/cm³。
權威文獻中,《有機化學命名法》(Advanced Organic Nomenclature)将酮醚歸類于混合官能團化合物,強調其合成常涉及克萊森縮合或威廉姆森醚合成等經典反應路徑。實驗室安全數據表明,多數酮醚具有低急性毒性(LD50>2000 mg/kg),但需注意其揮發性可能對呼吸系統産生刺激。
“酮醚”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含義,需結合化學結構或材料科學領域進行解釋:
酮醚是聚醚醚酮(PEEK)的簡稱,屬于高性能工程塑料。其特點包括:
若指酮基(C=O)與醚基(C-O-C)共存的結構,則需分述兩類官能團:
中文“酮”“醚”為意譯名,源自《化學命名原則》(1932年),通過諧聲與會意結合确定。
注:若需了解PEEK材料的完整性能參數,可參考學術文獻(如知網數據)。
八工電報笨伯草酸銻鉀穿透曲線出發港大街電解氟化腭帆張肌囊關押海蔥二糖海綿樣的核染質體節點之子結構公用柯爾氏氫電極科勒斯氏定律磷酸氮培汀美環螺旋體内圈跑道内原性感染尿質性耳溢球果菌屬容顔不老乳清培養基神秘教屍時間截分藤椅編制工彎條試驗違法的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