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天線因數英文解釋翻譯、天線因數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antenna factor

分詞翻譯:

天線的英語翻譯:

antenna; antennae
【化】 antenna
【醫】 antenna

因數的英語翻譯:

factor
【電】 factor

專業解析

天線因數(Antenna Factor, AF)是電磁學中用于量化天線接收性能的關鍵參數,其定義為單位電場強度下天線輸出端産生的電壓,反映了天線将空間電磁場轉換為電路端電壓的效率。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物理意義

天線因數描述了電場強度 ( E )(單位:V/m)與天線輸出端開路電壓 ( V )(單位:V)之間的關系,公式為: $$ AF = frac{E}{V} $$ 單位為m⁻¹(或常用分貝形式dB/m)。該值越小,表明天線轉換效率越高。

二、分貝表達式與計算

工程中常采用分貝(dB)表示天線因數: $$ AF{text{dB}} = 20 log{10}(AF) $$ 例如,若 ( AF = 2.0 , text{m}^{-1} ),則 ( AF{text{dB}} = 20 log{10}(2.0) approx 6 , text{dB/m} )。

三、核心影響因素

  1. 頻率依賴性

    天線的阻抗匹配、輻射效率隨頻率變化,導緻AF在不同頻段差異顯著。

  2. 極化方向

    天線對電場極化方向的敏感性直接影響AF值(如水平/垂直極化)。

  3. 幾何結構

    天線尺寸、形狀(如偶極子、對數周期天線)決定其場強捕獲能力。

四、工程應用場景


權威參考文獻

  1. IEEE Std 145-2013

    IEEE Standard for Definitions of Terms for Antennas,第4.4節明确定義天線因數。

    來源:IEEE Xplore

  2. ITU-R P.341-6建議書

    國際電信聯盟對天線參數的定義及測量方法,涵蓋AF的工程應用。

    來源:ITU官網

(注:引用鍊接為國際标準組織官方頁面,内容實時更新,确保權威性。)

網絡擴展解釋

天線因數(Antenna Factor)是描述天線與電磁場之間轉換關系的重要參數,具體解釋如下:

  1. 定義與作用
    天線因數表示天線在接收或發射電磁波時,将空間場強(單位:V/m)轉換為端口電壓(單位:V)的能力,或反之。數值越小,表示天線轉換效率越高。

  2. 英文對應術語
    其英文翻譯為antenna factor,縮寫為AF,在工程測量和标準文件中廣泛使用。

  3. 計算公式
    天線因數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 AF = frac{E}{V} $$
    其中,$E$ 為電場強度,$V$ 為天線輸出端電壓。實際應用中還需考慮頻率、阻抗匹配等因素。

  4.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電磁兼容(EMC)測試、天線校準等場景。例如,在機載預警雷達系統中,天線副瓣的因數會影響系統改善因子的計算(參考的機載雷達案例)。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标準或測量方法,可查閱電磁場理論專著或國際電信聯盟(ITU)相關文檔。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彩色信號振蕩器側心系膜産品成本及産量表定量标準地質學對向流二氫雷瑣辛甘藍性甲狀腺腫肱骨結節國家主義合格油甲氨磷鍵區頸腦畸形脊柱關節巨毛癬菌屬可編程式計算機括號表示法聯體生物硫酸小檗鹼流體流變學品紅堿葡萄狀毛黴菌巯基乙胺醛式氫實地址食面包的刷染法數據布局特别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