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UPC
currency; current; general; in common use
manufacture; output; product; work
【醫】 product
【經】 produce clearing house; product; turnout
word
【計】 code
【經】 code
通用産品代碼(Universal Product Code,簡稱UPC)是國際通用的商品标識系統,主要用于零售商品的标準化編碼與自動識别。其核心含義及要點如下:
核心定義與功能
UPC是由GS1(國際物品編碼組織)管理的全球标準商品條碼系統,由一組獨特的數字和對應的條碼符號組成。它賦予每種商品唯一的身份标識,用于零售結算、庫存管理及供應鍊追溯。掃描UPC條碼可快速獲取商品價格、規格等信息,實現高效的商品流通管理。
曆史背景與标準化
1974年,美國超市首次引入UPC條碼系統,後由GS1統一規範。中國采用GB/T 12904《商品條碼 零售商品編碼與條碼表示》國家标準(等同采用GS1标準),确保國内外編碼兼容性。
編碼結構解析
标準UPC-A碼由12位數字構成:
例如:UPC 0 12345 67890 5
中,0
為國家前綴,12345
為廠商代碼,67890
為産品代碼,5
為校驗位。
應用場景與權威性
UPC廣泛應用于全球零售業(如超市、電商平台)、物流倉儲及産品溯源系統。其國際标準屬性得到ISO/IEC 15420認證,并被各國标準化機構采納,如中國物品編碼中心(ANCC)負責國内廠商的注冊與管理。
參考文獻
GS1 International. Global Standards for Retail. https://www.gs1.org/standards/barcodes/upc
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 12904-2023《商品條碼 零售商品編碼與條碼表示》.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 《商品條碼應用指南》. https://www.ancc.org.cn/Knowledge/BarcodeGuide/
通用産品代碼(Universal Product Code,簡稱UPC)是一種用于标識商品的标準化條碼系統,主要用于零售和物流領域。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校驗位用于驗證條碼有效性,計算步驟如下(以UPC-A為例):
公式表達: $$ text{校驗位} = begin{cases} 0 & text{若 } (3S{text{奇}} + S{text{偶}}) mod 10 = 0 10 - [(3S{text{奇}} + S{text{偶}}) mod 10] & text{其他情況} end{cases} $$ (參考來源:)
UPC由IBM工程師諾曼·伍德蘭在20世紀60年代基于早期環形碼改進而來,1974年首次應用于零售商品(一包口香糖),大幅提升了結賬效率。
如需進一步了解校驗位計算實例或申請流程,可查閱或UCC官網。
愛迪生螺紋按月工資制貝格爾氏細胞閉阻倒相器等分試樣疊區段丁铎爾現象定義數組反轉線付款手續格雷斯曼間歇離子交換交流安培計膠體溶液積複繞法堇菜科近似函數卡耳達尼氏韌帶克來濟希氏征聯結點淋浴間流行性結膜炎倫道夫氏試驗全部眼肌麻痹缫絲閃白色念珠菌碳壓記錄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