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按月工資制英文解釋翻譯、按月工資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monthly wage plan

分詞翻譯:

按月的英語翻譯:

【經】 by the month; monthly

工資制的英語翻譯:

【經】 pay plan

專業解析

按月工資制(Monthly Wage System)是指用人單位根據勞動合同約定,按月向勞動者支付固定數額工資的薪酬計算方式。其核心特征在于工資發放周期和計算标準的固定性,是勞動法規定的典型工資支付形式。

一、術語定義與核心特征

  1. 漢英對照釋義

    • 中文:按月工資制(Àn yuè gōngzī zhì)
    • 英文:Monthly Salary System / Monthly Wage Payment System

      (來源:《牛津英漢漢英法律詞典》,商務印書館)

  2. 法律強制性周期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工資須至少按月支付。若遇節假日需提前發放,不得拖欠。

    (來源:中國政府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官方文本)

  3. 計算基準固定性

    工資數額通常基于勞動合同約定的月薪标準,與當月實際工作日挂鈎(如21.75天法定計薪日),但全勤時不受工作日浮動影響。

    (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二、適用場景與法律要求

  1. 適用對象

    主要適用于全職雇員、行政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等崗位,區别于按小時計酬(Hourly Wage)或計件工資(Piece Rate)。

  2. 支付時間規範

    用人單位須在約定日期(通常為次月1-15日)支付上月工資,延遲支付需承擔不超過應付金額50%的賠償金(《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來源:最高人民法院勞動争議司法解釋)

  3. 構成要素

    包含基本工資、崗位津貼、績效獎金等,需在工資條中明确列示。加班費需單獨計算,不得納入月薪抵扣。

    (來源:《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六條)

三、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權威參考來源:

  1. 全國人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2. 人社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勞部發〔1994〕489號)
  3. 國家統計局《勞動統計報表制度》工資總額構成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

按月工資制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月為周期計算和支付勞動報酬的制度,其核心特征及法律依據如下:

法律定義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發放周期由雙方約定,但必須滿足“至少每月支付一次”的底線要求。若約定按月支付,則需在約定日期發放,遇節假日或休息日應提前至最近工作日支付。

具體實施規則

  1. 支付周期:基礎周期為自然月,但允許采用周、日、小時等更短周期(如小時工);
  2. 發放時效:嚴格遵循約定日期,例如每月5日發上月工資;
  3. 特殊情況:節假日導緻無法按時發放時,需提前支付,避免拖欠;
  4. 適用範圍:我國多數全職崗位采用此制度,兼職或臨時工可能按更短周期結算。

與其他制度的區别
不同于年薪制(按年結算)、項目制(按任務節點支付),按月工資制強調周期性穩定收入,保障勞動者日常經濟需求,同時降低用工雙方的資金周轉壓力。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