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ʌnˈbɪdn/ 美:/'ʌnˈbɪdn/
GRE
adj. 未受邀請的;未受指使的;自願的
He walked into the room unbidden.
他徑自走進了屋子。
The name came unbidden to Eric's mind–Albert Wong.
這個名字自動地來到埃裡克的腦中– 阿爾伯特•王。
Said the little tailor, and drove the unbidden guests away.
小裁縫說着把不速之客趕走了。
Three who come unbidden: love, jealousy, fear.
三種東西不招自來:愛情、嫉妒和恐懼。
Edgar sprang to his unbidden guest, blanched with astonishment and rage.
*********沖向這位不速之客,臉色因驚愕與憤怒而發白。
adj.|willing/voluntary;未受邀請的;未受指使的;自願的
"unbidden"是形容詞,主要含義指"未經邀請的"或"自發的",其核心語義包含"無外界觸發因素的行為狀态"。該詞源自古英語"gebiddan"(懇求),經中古英語"bidden"演變而來,體現動作發起者與接受者之間的非互動關系。
在文學語境中,該詞常描述突然湧現的記憶或情感,如莎士比亞戲劇《麥克白》第五幕中"unbidden guests"隱喻主人公無法擺脫的負罪感(《諾頓莎士比亞全集》第3版,2015)。心理學研究顯示,這種"unbidden memories"現象與大腦海馬體的非自主記憶提取機制相關(《認知心理學雜志》2021年第8期)。
現代用法延伸出兩種含義:
該詞與近義詞"spontaneous"的區别在于強調主體被動性,與"uninvited"的區别則在于更側重心理層面的非意願性(《牛津英語同義詞詞典》2020版)。在語言學分類中屬于"非施事性副詞修飾動詞結構"(《劍橋英語語法手冊》2019)。
單詞unbidden 的詳細解釋如下:
核心含義
unbidden 表示“未經邀請的、自發的、未被要求的”,強調未經他人指示或主動産生。
語法特點
同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更多例句或擴展用法,可參考權威詞典來源(如、3、8)。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