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juːɡəntʃtiːl/
n. 新藝術(=Art Nouveau)
After lunch there will be a walk in the grounds of the chateau to see the Jugendstil nymph fountains, a work dating from 1903 by Walter Schott.
午餐後,我們将在城堡内散步,參觀“青年派”風格女神雕像噴泉,這是沃爾特·肖特1903年創作的作品。
The monumental building has beautiful Art deco and Jugendstil details.
這座紀念性建築享有美麗的裝飾藝術和Jugenstill風格的細節。
They were fascinated by the closed white stucco facades and metal fences in Jugendstil design.
他們着迷于白色的粉刷外牆和德國新藝術設計中的金屬圍欄。
created in art nouveau style in 1913, is a much-cherished historic monument, lavishly decorated with Jugendstil ceramics and frescos.
它在1913年又以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裝修一新。 其室内的弗裡德裡希大帝溫泉浴場是一座倍受推崇的有曆史意義的建築,奢華地裝飾着Jugendstil風格的(特征是微笑婦女雕像在門上方等)陶瓷和壁畫。
Hotel Fidder is unique and special because of the jugendstil architecture and cosy interior, decorated with love and attention to detail.
Hotel Fidder酒店以其新潮派的建築和舒適的内部裝飾而成為一間非常與衆不同的酒店。酒店經過精心的裝飾,非常注重細節。
Jugendstil是德語中對“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的特定稱呼,特指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流行于德語國家的一種裝飾藝術風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詞源
Jugendstil由德語單詞“Jugend”(青年)和“Stil”(風格)組合而成,字面意為“青年風格”。該名稱源自1896年在慕尼黑創立的藝術雜志《Jugend》,該雜志成為推廣這種風格的重要平台。
2. 藝術特征
3. 曆史背景與影響
Jugendstil是歐洲新藝術運動的分支,與法國的Art Nouveau、奧地利的維也納分離派(Vienna Secession)屬于同一藝術潮流。它在德國、奧地利等地盛行于1895年至1910年,推動了現代設計的萌芽,并為後來的包豪斯風格奠定了基礎。
4. 發音與使用
擴展關聯:在建築領域,挪威奧勒松是歐洲三大新藝術主義風格城市之一,可見Jugendstil對北歐的影響。
Jugendstil是一個德語詞彙,意思是“青年風格”,是指歐洲文藝複興時期的一種藝術風格,主要流行于20世紀初。以下是一些相關的例句、用法、解釋、近義詞和反義詞:
總之,Jugendstil是一種充滿曲線、裝飾和自然主題的藝術風格,主要流行于20世紀初的歐洲。它是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的反義詞,與Art Nouveau和新藝術運動是近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