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AM是什麼意思,ISAM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abbr. 索引循序存取法(Index Sequential Access Mode)
例句
In 2005, Isam Rasheed hadn't heard about video blogging.
在2005年,Isam Rasheed還沒有聽說過視頻博客。
The ISAM message is slightly different, depending on whether set LOCK MODE TO WAIT [seconds] is set.
ISAM消息略微有些不同,主要取決于是否設置了SET LOCK MODE TO WAIT [seconds]。
The full source code for the ISAM is provided, you will have to compile it in order to get a working site.
為的ISAM 完整的源代碼提供,你必須編譯它為了得到一個工作地點。
It may be an ISAM (Indexed Sequential Access Method) file with no DBMS, either on the local or a remote computer.
它可能是一個沒有數據庫管理系統的索引順序存取法文件,不管在要地電腦還是遠程叫腦中。
The second line (isamtot) indicates how much actual work has been performed (isamtot is total isam operations for example).
第二行(isamtot)指出實際已經完成了多少工作(例如isamtot是全部isam操作)。
專業解析
ISAM(Indexed Sequential Access Method,索引順序訪問方法)是一種經典的數據庫文件組織與訪問技術,主要用于早期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中高效存儲和檢索數據。其核心思想是通過索引結構實現對主數據文件(通常按主鍵順序物理存儲)的快速隨機訪問,同時保留順序處理的優勢。
核心概念與工作原理
- 順序文件存儲:主數據文件中的記錄按照一個或多個關鍵字段(通常是主鍵)的物理順序進行存儲。這種順序存儲有利于範圍查詢或全表掃描等順序訪問操作。
- 索引結構:為了克服順序文件隨機訪問效率低下的問題,ISAM 引入了多級索引。通常包括:
- 主索引(Primary Index):直接指向主數據文件的物理位置(如磁道地址)。索引項包含關鍵字段值和對應數據塊的指針。主索引本身通常也是有序文件。
- (可選)次級索引(Secondary Index):允許基于非主鍵字段進行高效查找。
- 訪問方式:
- 隨機訪問:當給定一個鍵值時,系統首先在索引中查找(可能涉及多級索引查找),找到指向目标記錄的指針,然後直接訪問該記錄。這比掃描整個文件快得多。
- 順序訪問:由于主文件本身是有序的,系統可以高效地按順序讀取記錄(例如,遍曆文件或進行範圍查詢)。
主要特點與局限性
- 優點:
- 高效隨機訪問:通過索引顯著加速基于鍵值的點查詢。
- 高效順序訪問:物理順序存儲利于範圍查詢和批量處理。
- 結構相對簡單:概念清晰,易于理解和實現。
- 缺點:
- 靜态結構:這是ISAM最顯著的缺點。主文件一旦建立,其物理順序通常是固定的。插入新記錄時,如果目标位置已滿,新記錄通常隻能放入一個單獨的溢出區(Overflow Area)。頻繁插入會導緻溢出鍊增長,嚴重降低訪問性能(尤其是順序訪問)。删除記錄通常隻是标記删除,空間不能立即重用。
- 維護開銷:需要維護索引結構,尤其是當數據量很大時,索引本身也會占用可觀的空間。溢出區的管理也增加了複雜性。
- 重組需求:為了恢複性能(如縮短過長的溢出鍊、回收删除記錄的空間),需要定期對文件進行重組(Reorganization),這是一個耗時操作。
曆史地位與演進
ISAM 是數據庫技術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它直接催生了更先進、更動态的索引方法:
- VSAM (Virtual Storage Access Method):由 IBM 開發,在 ISAM 基礎上改進,提供了更靈活的存儲管理和更好的溢出處理能力,減少了重組需求。
- B樹及其變體(如B+樹):現代數據庫系統(如關系型數據庫)普遍采用 B+ 樹索引。B+ 樹是動态平衡樹結構,能高效處理插入和删除操作,自動保持樹的平衡,避免了 ISAM 的溢出問題和頻繁重組需求,同時保持了高效的隨機和順序訪問能力。
權威來源參考
ISAM 作為數據庫領域的經典概念,其定義和原理可以在許多權威的數據庫系統教材、研究論文以及技術标準文檔中找到。例如:
- 數據庫經典教材如 Raghu Ramakrishnan 和 Johannes Gehrke 的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數據庫管理系統) 或 Hector Garcia-Molina, Jeffrey D. Ullman, Jennifer Widom 的 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 (數據庫系統全書) 都會詳細讨論文件組織和索引技術,包括 ISAM。
- IBM 早期的系統手冊(如用于大型機系統的文檔)詳細定義了 ISAM 和其後繼者 VSAM 的實現細節和接口。
- 計算機科學百科全書(如 Encyclopedia of Computer Science)或專業詞典(如 Free On-Line Dictionary of Computing)也包含其标準定義。
ISAM 是一種利用索引加速順序文件隨機訪問的早期數據庫文件組織方法。其核心是索引結構與順序存儲的結合,但因靜态特性導緻的溢出問題使其在動态更新場景下性能受限,最終被更靈活的索引結構(如 B+ 樹)所取代。理解 ISAM 有助于理解現代數據庫索引技術的基礎和發展脈絡。
網絡擴展資料
ISAM(Indexed Sequential Access Method,索引順序存取法)是一種結合順序存儲和索引機制的數據管理方法,主要用于提高數據訪問效率。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1.基本定義
- 全稱:Indexed Sequential Access Method(索引順序存取法)。
- 起源:由IBM開發,最初應用于大型機系統,用于優化數據存儲與檢索。
2.核心原理
- 索引與數據分離:通過獨立的索引文件(記錄關鍵字及對應數據位置)和數據文件(按主鍵順序存儲)實現快速訪問。
- 分層索引結構:通常包含多級索引(如主索引指向次級索引或數據塊),減少磁盤讀取次數。
3.主要結構
- 主數據區:按主鍵順序存儲實際數據,適合高效順序讀取。
- 主索引:常駐内存,直接映射關鍵字到磁盤地址。
- 溢出區:處理插入操作導緻的數據溢出,通過鍊表與主數據關聯。
- 二級索引:支持非主鍵查詢,指向主索引或數據記錄。
4.優缺點
- 優點:讀取速度快,尤其適合查詢頻繁、更新少的場景。
- 缺點:插入/更新效率低(需維護溢出區),索引占用額外存儲空間。
5.應用場景
- 早期數據庫系統(如DB2、VSAM)及文件管理系統。
- 現代場景中,多被B+樹、關系型數據庫等技術替代,但在特定遺留系統中仍有應用。
如需更完整的實現細節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來源網頁(如、3、6)。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coffeestrawberryinfectiousscourprofanefulfilledguttedneutralistplainnessprocessesraincheckrecyclableunconformitywinkledcarbon fibrechopped strand matevent viewermerge allplanned productionprepared bytaken outcambriccementationdelactationdogfacehermatypeknockinmechanocaloricmiasmcoefficient of fri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