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dɪɡnɪtəri/ 美:/'ˈdɪɡnɪteri/
複數:dignitaries
n. 高官;高僧;顯要人物
adj. 高位的;地位尊榮的
The words and deeds of the dignitary caught the attention of the police.
這位顯要人物的言行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As a dignitary, you should always pay attention to your public image.
作為要員,你應該隨時注意自己的公衆形象。
The dignitary gave himself away in the corruption inspection.
這位高官在貪污檢查中露出了馬腳。
Dignitary Bingo, ten bucks a sheet; are you in?
猜人物賓果遊戲, 一頁十美元, 怎麼樣?。
The dignitary is addressed by people respectfully as Sanzang Rabbi.
這位高僧被人們尊稱為“三藏法師。”
My first encounter with the volunteers made me feel like a foreign dignitary .
我首次與這些志願者接觸的經曆令我感覺自己就是一個外國高級官員。
The place of residence of a sovereign or dignitary; a royal mansion or palace.
王宮,宮廷國王或貴族居住的地方;
Anglican Church an ecclesiastical dignitary usually ranking just below a bishop.
(英國國教教會中)僅排列在主教之下的教會的顯要人物。
n.|vizir/magnifico;高官;高僧;顯要人物
adj.|high order;高位的;地位尊榮的
dignitary(顯貴)指在社會或組織中因地位、職務或成就而受人尊敬的重要人物,常見于政治、宗教或國際事務領域。該詞源自拉丁語"dignitas",意為"尊嚴"或"尊貴",16世紀通過法語"dignitaire"進入英語詞彙。
在具體用法中,dignitary特指具有正式權威或象征性地位的人物,例如國家元首、宗教領袖或諾貝爾獎得主。例如:"The university commencement ceremony was attended by foreign dignitaries from 15 countries"(畢業典禮有來自15國的外賓出席)。這類人物往往享有外交禮遇,其出行通常伴隨安保團隊和特殊接待流程。
與近義詞相比,dignitary比"official"更具尊崇意味,較"VIP"更強調制度性地位。美國國務院《外交手冊》明确規定,接待外國dignitary需遵守22項禮儀規範,包括國歌演奏順序和車輛旗幟懸挂标準。在宗教領域,梵蒂岡将樞機主教列為"ecclesiastical dignitaries"(教會顯貴),其任命需經教宗親自批準。
“Dignitary”是一個英語名詞,主要用于描述具有顯赫地位或影響力的人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更多例句或搭配,可參考新東方線上詞典或小站備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